如何继续落实国企改革“双百行动”?

如题所述

推进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具体路径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双百行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行动内容等要求,聚焦目标任务“五突破、一加强”,形成改革方案,下面就落实改革方案的具体路径进行说明。

    (一)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可探索在多个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引入战略投资者(国有或民营),选择与公司产品有关联度、业务紧密、能够促进企业产业升级或带来市场营销能力、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能够给公司带来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理念和机制的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先选择与主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同时探索部分核心员工持股。主要路径:拟出让公司部分股权,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同时通过相关联优质上市公司股权置换或投资入股相关上市公司,改变股权结构,实现资本层面的融合,实现对主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增强,达到做强做优做大主业的目标。

    (二)规范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改制后新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规定组建科学有效、互相监督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股东会、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

    主要路径:首先,应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是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二是公司设董事会和监事会,非职工董事、监事按公司法等相关规定,由国资股东、战略投资者股东等各方股东按持股比例推荐产生,职工董事、监事由职代会选举产生。三是公司设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抓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重要工作。四是改制后新公司党委的职数按要求设置,并按照有关规定选举产生或任命,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五是公司经理层设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岗位,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以及党管干部的相关规定进行提名与聘任。其次,发挥好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作用,设置好董事会构成比例,引入市场化选聘外部董事机制。明确和畅通董事会决策与股东审批、备案等权责分配关系,建立起对董事会的授权放权体系,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市场化程度。

    再次,充分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的授权,发挥企业家精神,保证契约化管理的目标实现。

    最后,发挥监事会独立监督作用,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同时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联动机制。

    (三)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主要路径:对企业经理层人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同时对部分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关键岗位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明确“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推出”的基本原则。同时,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制度,启动市场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全员竟聘和市场化用工制度,畅通退出渠道,重塑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

    (四)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员工中长期激励机制

    主要路径:首先,优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采取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年度工资总额,坚持按劳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实行工资效益有效联动。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相关要求,在公司实行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工资总额将主要由董事会决定,并向股东备案。

    其次,明确工资总额增量分配的规则。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不同业务的定位,每年年初针对各业务设定差异化的工盗总额基数,明确各业务获得工资总额增量的条件。依据各业务主体经济效率完成情况,进行工盗总额的增减调整。

    最后,探索企业创新项目跟投机制。将探索在转型升级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初始投资时,进行项目强制跟投与主动跟投机制,将投资效益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五)加快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动企业轻装上阵

    主要路径:加快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的签订和移交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办医疗和教育机构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企业办医疗和教育从主体企业剥离;加快推进职工家属区社区管理移交;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公司改革。根据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出台情况,及时完成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推动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主要路径: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效衔接,企业章程中明确兑建工作总体要求,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明确党委和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营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有效发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党的组织及人员机构一起建设和配备,确保党的工作顺利开展,党的作用得到充分和有效发挥。准确界定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领导作用。

“双百行动“全面落地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改革工作落实

    国有企业应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领导“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工作,建立自上而下建立高效的协同推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组织改革方案的实施,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改革重点任务按期完成。

    (二)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涉及面广,需要有诸多的配套制度做保障。在认真研究、掌握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做好法人治理结构、薪酬分配、分红激励等配套制度的制定工作,确保改革工作依法合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强化检查考核

    国有企业“双百行动“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工作台账,列出责任清单,加强考核。日常对每项改革任务的进度情况进行动态监控,督促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改革推进方向、进度、质量等事项整体可控。

    (四)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员工宣传国家有关推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政策和典型案例,解读公司综合改革方案,让广大员工清楚改革对促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意义,继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并主动参与改革。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共享改革成果,确保公司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4
本轮国资国企改革从“1+N”顶层政策设计,到“双百行动”,再到科改示范行动方案,其主要目的都是希望每一试点企业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所面临的市场化改革核心问题,一企一策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布局增量、布局长远,在十四五期间归本溯源、回归主业的同时,真正实现在竞争领域、科技领域做大做强做优。因此,企业不能直接照搬套用文件,而是要根据政策精神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凸显企业改革特色和亮点,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落实。
第2个回答  2020-02-28
曾经咨询过中大咨询国企改革方面的专家,专家认为继续落实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有以下两点措施。

一、更新认识、解‏放思‏想

二、积极主动、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