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哪个结局最好?

如题所述

贾探春。

她的命运结局融入海疆戡乱这条重要的朝政主线,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躲过抄家一劫。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而在脂批中其八十回命运是“远适”。

贾探春虽受良好教育,因系赵姨娘所生,虽在凤姐病假期间暂执权杖发动大观园改革,但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贾府颓势。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

角色分析

凤姐视贾探春为“咱家的正人”,由衷称赞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叠用四个“好”字,真乃自古英雄惜英雄;茯苓霜被盗案发,大家都想到了贾探春,生怕为这事连累了她,对她甚是爱护;王夫人心里当她和宝玉一样。

不仅如此,贾府中人对待探春更有几分畏服、忌惮,例如抄检大观园,凤姐甘愿低声下气不断给她赔话赔笑。贾探春在贾府拥有此等威严,靠的是自己的个性、能耐与才智。当然,世上确有不少人歧视、欺负贾探春,如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对此,凤姐骂他们是“没造化、轻狂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王熙凤吧,自然病逝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探春吧
在金陵十二钗中探春仅次于黛玉,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可是对于续书中的她的结局只说了远嫁给镇海总制之子,我认为和曹雪芹的原意,是有出入的。
《红楼梦》第五回里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三幅有关探春的判词:“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些很明白的告诉我们,探春是飘洋过海,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远离国土的,与续书中说她只嫁给镇海总制之子是不符的。
《红楼梦》第五回中曲子《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是何等的山遥水远,凄凄惨惨,尤如生离死别,一种一去不返的样子。“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这应该说的是整个神州故国,而非小小的金陵,或是京都。也只有远离故土再也不回来,才可能有“从今分两地”而“恐哭损残年”吧!
而探春远嫁的地方应该是一个海外小国,而并非在神州国土之内。她应该在海外成了一个小国的王妃才是。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抽的签是杏花,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四字,并有一句诗:“日边红杏倚云栽”。注: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所以探春的结局也是一个“王妃”,但她又不能超过她的姐姐元春,那么只能是海外一个小国的王妃,而非中华的王妃,不能违反“三春争及初春景”的安排。再有“得此签者必得贵婿”而探春是公侯小姐,只有比公侯的门第更让的才能算上“得贵婿”而一个小小的镇海总制之子,怎么算得贵婿呢,分明是“下嫁”!而“瑶池仙品”和“日边红杏倚云栽”都含有非凡的帝王之气,所以探春也只有嫁到帝王之家,才算是“瑶池”,方称“日边”才对,所以我认为探春应该嫁到一个海外小国去了。
还有可证明探春远嫁海外而一去不回的是风筝,风筝好像成了探春的代名词。二十二回探春所作的谜也是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点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而在第七十回中每个人放的风筝就像是这个人的归宿一样,宝琴说到“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探春的风筝是“凤凰”,而这个“凤凰”被外面来的一个“凤凰”风筝绞在一起,又被“门扇大的玲珑喜字”绞住,然后“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风筝就是远嫁海外,凤凰就是王妃的象证。
还有我认为探春远嫁应该是在贾家事败之前,二十二回探春作谜语,下面有一第脂评说:“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所以探春远嫁应是贾府事败之前之事。否则以探春之才识,她仍然有能力使“诸子孙不至流散”才对。她也只有远嫁海外,在贾府事败之后才不至于被牵连在内。而也只有海外的王子,才是不挑正庶的,才不会误了事,而得了去了呢!
而这外海外小国,在书中宝琴曾说过:“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如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并且还念了一首真真国女孩写的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我认为“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这个女子可能就是探春,而“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也大有“探春”之意。不过探春是否真的嫁到“真真国”就不敢妄加评论了!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探春远嫁后的情况,在惜春曲子《虚花悟》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天上夭桃,云中杏蕊”分说元春和探春,可“谁见把秋捱过?”是不是说探春也是一样的薄命呢,让人寻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