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在哪里?

如题所述

阿富汗是亚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其周围的国家有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在其北方和东北部的中国在其东方和南方的的巴基斯坦以及在其西方的伊朗。
该国气候以夏季干燥(平均气温18-29℃)和冬季寒冷(特别是在其北方,平均气温0℃。春秋两季气候温和。

健康咨询

近期的医学和牙科检查应该确切查明旅行者是处于健康状态。随身携带所需的健康和意外保险证明和所有重要的医疗记录。带足医生所开的药品和其它治疗的药物以及所有必须的个人卫生用品,其中包括一副备用眼镜或在必要时带隐形眼镜。 只饮用瓶装饮料(包括水)或煮沸后的水配制的饮料。饮料中不要加冰块,也不要生吃海鲜、半熟的肉或奶制品。趁热食用经充分烹饪的食物和那些能够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剥皮的水果。不要购买街头摊贩或小贩的食品。

只在管理良好的、水经氯化的游泳池中,或已知未被污染的水中游泳。穿着减少皮肤暴露的衣服并且在暴露的部位施用含避蚊胺的驱避剂。在装有严密纱窗纱门的居室中睡觉。戴太阳镜、宽边帽、使用防晒液和护唇膏,减少与日晒有关的健康问题。

预防接种:来自疫区的所有旅行者需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疟疾�在蚊子活跃的季节发生,自6月至11月,8、9月份高发。下列地区有危险:东部诸省(库纳尔哈、拉格曼和楠格哈尔)、北部及东北部(昆都士、塔哈尔和巴达尚)、南部(赫尔曼德、坎大哈)。疟疾传播发生于这些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乡村。在喀布尔无此病之虞。然而在南方,即使是在城市也有疟疾危害。间日疟占90%—95%,其余是恶性疟。多数恶性疟发生在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根据目前报道抗氯喹恶性疟明显仅发生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前往疟疾疫区的旅行者除了应采取驱蚊措施外还应预防性用药。前往恶性疟流行的乡村,旅行者应备有甲氟喹或强力霉素。在其它地区,旅行者应每周服用氯喹。�

旅行者腹泻�高危。志贺氏菌痢疾在该国是严重危害。阿米巴病及贾第鞭毛虫病例也是常见的。所有的食物均应充分烧煮。对腹泻病人推荐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由寄生虫病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肝炎�所有易感旅行者在该国之前都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甲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占总人口的比率高达50%。对所有前往该国的医护工作人员推荐接种乙肝疫苗,计划延长逗留的旅行者也应考虑接种。�

戊型肝炎�高危。在乡村地区高发。预防措施为对所有饮用水作病毒杀灭处理。目前无疫苗。

乙型脑炎�低危。历史上东部边境地区曾有发生。�

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发生于乡村及近郊地区,特别是在北部海拔400—800米的区域。主要危险地区包括北部阿富汗平原及喀布尔郊区。其它危险地区是坎大哈的南部和赫拉特的西部,也有关于内脏利什曼病的零星报道。没有明显的地区播散。所有前往感染危险地区的旅行者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昆虫叮咬(蜱)。�

狂犬病�在乡村地区有人类病例流行的报导。旅行者去偏远乡村逗留超过4周应考虑暴露前接受接种。�

其它疾病�布鲁氏杆菌病、霍乱、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虱传斑疹伤寒、砂蝇热(蚊虫传播)、西伯利亚壁虱斑疹伤寒、虱传回归热、伤寒热(高度地方性)、结核和肠道蠕虫感染。

特别注意事项

.该国有艾滋病发生。供血可能未经过适当的筛检和/ 或当地没有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在可能的情况下,旅行者应该在到达可保证安全的医疗机构时再接受医治。

.在大部分地区蛇和狂犬病的存在是一种危害。

免疫

这些建议并不完全,并且不应该将其解释为适用于所有旅行者。有关免疫问题最后应该以旅行者的医疗史、既定旅程、停留时间和旅行目的而定。

霍乱:虽然预防接种的效果有限,但是对在没有医疗设施、卫生条件不良的地方居住或工作3个月以上的人们来说可能是适当的。对胃保护机能受损计划持久访问或暴露于不卫生条件的旅行者霍乱预防接种可能也是适当的。孕妇、不满6个月龄的婴儿或对疫苗有严重反应史者最好不接种霍乱疫苗。

甲型肝炎:对所有的易感旅行者都考虑进行甲型肝炎疫苗主动免疫或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计划长期居住的人们或频繁到危险地区进行短期访问的人们特别考虑选择主动免疫。停留的时间越长,保护停留者免受甲型肝炎侵害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对那些将居住于或访问农村地区、在卫生条件不良或不明的环境中就食或饮水的人们来说或对那些将与卫生条件不良的当地人们有密切接触的人们(特别是小孩)来说甲型肝炎预防接种特别重要。

乙型肝炎:建议卫生保健工作者、预期直接与常住居民的血接触或者与常住居民有性接触的人们、计划在当地持久停留(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期望利用当地卫生保健机构、在农村地区停留或者与当地人群有密切接触的人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建议那些以前已经完成了一个脊髓灰质炎标准免疫程序的旅行者再接种一次性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对那些未免疫或未完全免疫的人们的预防接种请参考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指南。怀孕是预防接种的相对禁忌症;不过,如果需要用疫苗保护,注射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都可以用,到底使用哪种疫苗视旅行者意愿和时间的可能而定。

狂犬病:那些在当地停留30天以上的,有被家养动物和/ 或野生动物啮咬(特别是狗咬)危险的人们或者从事高危险活动(如探洞穴或者管理动物)人们应当考虑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如果可能在农村地区暴露于狂犬病,如果不易得到适当的暴露后保健处理,这种对接种的需求就更加重要。

伤寒:在当地停留3周以上者.美食冒险者和那些敢于离开通常旅行者的路线,进入小城市、村庄和农村地区的人们应当考虑伤寒预防接种。得到可靠的医疗保健可能性越小,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就越大。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视疫苗类型而定。

注:作为与旅行无关的良好的卫生实践,应该及时进行所有常规的预防接种(如白百破或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Hib,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水痘、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疾病危害

有关以下疾病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在旅行疾病概述一节中寻找。

昆虫传播的疾病:

.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当地有此病发生

.利什曼病(内脏)- 在当地流行

.疟疾- 在当地流行

.白蛉热- 在当地流行

.蜱传回归热- 普遍存在

.斑疹伤寒- 普遍存在

食传和水传疾病:许多食传和水传疾病在这一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霍乱和其它水样腹泻、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蠕虫(寄生虫)病。

.布鲁病- 普遍存在

.棘球囊病(棘球蚴病)- 普遍存在

其它危害:

.象麻疹和白喉这一类的疾病常有报告,并且脊髓灰质炎病例仍然在经常地发生。

.从11月至次年4月有感染流感的危险。

.沙眼- 普遍存在

相关卫生要求

要求

黄热病:该国要求来自黄热病疫区的旅行者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需报告疾病的状况

霍乱:官方认为染有霍乱。下列省份有染疫报告:巴达赫尚、巴格兰、巴尔赫、赫尔曼德、赫拉特、喀布尔、坎大哈、Kapisa、昆都士、Nangarhar 和扎博劳动勒。

疟疾信息

危险地区:所有地区都存在感染疟疾的危险。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已经确认(一些报告表明集中于与伊朗俾路支省毗邻南部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该国危险地区的疟疾传播率为32‰。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间日疟的威胁之中,不过,恶性疟的感染正在增加,并且现在已经占所有疟疾病例的2%。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从5月至11月感染疟疾的危险最高。

保护措施: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访问危险地区的旅行者除了采取个人保护措施以外,还要服用甲氟喹预防。患有癫痫、精神异常或己知对甲氟喹过敏者不应该服用这种药物,应该考虑换其它保护方法。有关其它的预防措施和可能的副作用请向您的医生咨询。
18世纪中叶形成一个国家。19世纪初是英帝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9世纪30年代英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三次抗击英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终于在1919年恢复了独立。8月19日为国庆日。1955年1月20日与我国建交。

居民

人口2210万。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波斯语)为官方语言。98%以上的居民信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自然环境

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伊朗高原,地势自东北高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占全国面积4/5,平原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兴都库什山脉是阿富汗的脊梁,斜贯中部,东段山势险峻,有最高峰诺夏克峰海拔7485米;西段下降到1000米以下,西南部有沙漠。河流主要有阿姆河、赫尔河、哈里河和喀布尔河。

属大陆性气侯,降水少,气侯干燥,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

经济概况

主要矿藏在有天然气、石油、铁、煤、盐、铜、铬、青金石和大理石等。天然气储量1400万吨,盐储量3亿吨以上,青金石储量1300吨,铁矿储量17.69亿吨。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已耕地79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棉花、甜菜、油料作物和瓜果等。畜牧业人口约250万,牧场和草地5470万公顷(实际利用面积620万公顷)。主要牲畜有绵羊、紫羔羊、山羊、牛、骆驼等。1985年有羊1907多万只,牛约375万头。年产羊毛24000吨,生羊皮24000多吨。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和出口的35%。

工业以手工业为主,主要是棉、毛纺织和农畜产品加工。近年来现代工业有了发展,有纺织、水泥、电力、天然气、采煤、车辆修配及食品加工等。1986年工业产值为7.5亿美元。

主要出口干鲜果品、棉花、羊毛、紫羔羊、地毯、天然气、青金石等,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品、汽车、茶叶、糖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度等。

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空运。现有公路约20000千米(其中沥青和水泥路面2700多千米)。

重要城市

喀布尔:首都。人口150万。全国公路和航空枢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工业,主要有纺织、水泥、食品、制革及汽车修理等。市郊有国际机场。

郝拉特:人口18万多。为阿富汗、原苏联、伊朗之间的贸易中心,农畜产口集散地。中古时代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伊斯兰教圣地。

坎大哈:人口23万。公路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附近农业发达。为农产品市场,以水果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2-12
阿富汗

概况

阿富汗伊斯兰国位于亚洲的中西部,内陆国家。东北角与我国毗邻,北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与伊朗、南和东与巴基斯坦相邻。面积652300平方公里。

1747年建立了阿富汗王国。曾一度强盛,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帝国,其疆域曾扩张到印度。19世纪后,阿国力衰落,成为英国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919年阿人民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入侵,获得独立,定8月19日为阿富汗独立日。1933年查希尔继承王位。1973年达乌德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宣布成立阿富汗共和国。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1987年12月改国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1992年4月,纳吉布拉政权垮台,阿游击队接管政权,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1996年9月,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反塔利班联盟在马扎里沙里夫建立其政治中心。1997年10月27日,塔利班政权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居民

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此外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努里斯坦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是官方语言,其他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是什叶派。

自然环境

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全国地势大体上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4 /5 ,属伊朗高原的东北部分,平均海拔9 0 0 —1 2 0 0 米。平原占全国面积1 / 5 ,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兴都库什山脉及其支脉自东北斜贯西南,绵延1 2 0 0 千米。西南部有大片沙漠。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度相差很大,夏季低洼盆地地区最热可达摄氏4 3 度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摄氏-2 2 —2 6 度。山区夏季凉爽,首都喀布尔气温很少超过摄氏3 8 度,冬季严寒多雪,有时还有暴风雪。降水量由西北部的1 0 0 —1 5 0 毫米向东部递增到2 5 0 —4 0 0 毫米,喀布尔年降水量约3 3 0 毫米。降水多集中在1 2 —次年4 月。每年6 —9 月多大风,尤以西部为甚,称为“阿富汗热风”。

自然资源

资源富饶。主要矿物有天然气、煤、铁、盐、大理石、青金石等。天然气总储量为1 6 0 0 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部。煤产在普勒胡姆里、卡鲁赫。铁主要分布在喀布尔附近的哈吉加克。东北部产名贵的大理石和青金石。盐主要产在塔洛康。除天然气和少量煤、大理石和青金石外,其它矿藏尚未开采。

经济概况

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 0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3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稻子等,其中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 0 %。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甜菜、油料作物、葡萄等,以棉花种植为重要,主要分布在北部各省,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产的紫羔羊皮世界著名。工业主要是棉、毛纺织和农畜产品加工。有纺织、制糖、制皂、榨油、水泥、采煤、电力等工业。近年来,在开采天然气方面发展较快。此外还出口干鲜果品、紫羔羊皮、地毯、棉花、羊毛、青金石等,进口以纺织品、汽车、石油产品、机械、糖、茶叶等为主。主要外贸对象是俄罗斯、东欧各国、印度等。

重要城市

喀布尔:首都,在东北部喀布尔河上游左岸,海拔约1 9 0 0 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位于中亚和南业间的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有纺织、水泥、食品、制革及汽车修理等工厂。

坎大哈:阿富汗南部城市,为商业中心和公路枢纽。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手工制毯业很著名,还有棉毛纺织、烟草、水果加工、金属制品等中小企业。

赫拉特:阿富汗第三大城市。是阿富汗西部交通要道,以手工制毯和纺织品著称。为农畜产品集散地之一。已有约2 0 0 0 年的历史,中古时代为东西方交通、贸易的名城,从我国通往西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多历史文物古迹。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8 月1 9 日。农民节(阿历新年)3 月2 1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5 5 年1 月2 0 日。

货币:阿富汗尼。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3 小时。

国名释义:古波斯语意为“山上人”。中国古代称阿富汗为吐火罗、大胝。

民俗:不喝酒,喜喝茶。男子头缠布巾,女子出门戴面纱 阿富汗伊斯兰国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伊朗高原东部的内陆国家。面积652300平方千米。

18世纪中叶形成一个国家。19世纪初是英帝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9世纪30年代英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三次抗击英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终于在1919年恢复了独立。8月19日为国庆日。1955年1月20日与我国建交。

居民

人口2210万。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波斯语)为官方语言。98%以上的居民信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自然环境

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伊朗高原,地势自东北高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占全国面积4/5,平原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兴都库什山脉是阿富汗的脊梁,斜贯中部,东段山势险峻,有最高峰诺夏克峰海拔7485米;西段下降到1000米以下,西南部有沙漠。河流主要有阿姆河、赫尔河、哈里河和喀布尔河。

属大陆性气侯,降水少,气侯干燥,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

经济概况

主要矿藏在有天然气、石油、铁、煤、盐、铜、铬、青金石和大理石等。天然气储量1400万吨,盐储量3亿吨以上,青金石储量1300吨,铁矿储量17.69亿吨。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已耕地79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棉花、甜菜、油料作物和瓜果等。畜牧业人口约250万,牧场和草地5470万公顷(实际利用面积620万公顷)。主要牲畜有绵羊、紫羔羊、山羊、牛、骆驼等。1985年有羊1907多万只,牛约375万头。年产羊毛24000吨,生羊皮24000多吨。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和出口的35%。

工业以手工业为主,主要是棉、毛纺织和农畜产品加工。近年来现代工业有了发展,有纺织、水泥、电力、天然气、采煤、车辆修配及食品加工等。1986年工业产值为7.5亿美元。

主要出口干鲜果品、棉花、羊毛、紫羔羊、地毯、天然气、青金石等,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品、汽车、茶叶、糖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度等。

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空运。现有公路约20000千米(其中沥青和水泥路面2700多千米)。

重要城市

喀布尔:首都。人口150万。全国公路和航空枢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工业,主要有纺织、水泥、食品、制革及汽车修理等。市郊有国际机场。

郝拉特:人口18万多。为阿富汗、原苏联、伊朗之间的贸易中心,农畜产口集散地。中古时代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伊斯兰教圣地。

坎大哈:人口23万。公路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附近农业发达。为农产品市场,以水果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第2个回答  2005-12-02
概况

阿富汗伊斯兰国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伊朗高原东部的内陆国家。面积652300平方千米。

18世纪中叶形成一个国家。19世纪初是英帝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9世纪30年代英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三次抗击英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终于在1919年恢复了独立。8月19日为国庆日。1955年1月20日与我国建交。

居民

人口2210万。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波斯语)为官方语言。98%以上的居民信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自然环境

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伊朗高原,地势自东北高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占全国面积4/5,平原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兴都库什山脉是阿富汗的脊梁,斜贯中部,东段山势险峻,有最高峰诺夏克峰海拔7485米;西段下降到1000米以下,西南部有沙漠。河流主要有阿姆河、赫尔河、哈里河和喀布尔河。

属大陆性气侯,降水少,气侯干燥,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

经济概况

主要矿藏在有天然气、石油、铁、煤、盐、铜、铬、青金石和大理石等。天然气储量1400万吨,盐储量3亿吨以上,青金石储量1300吨,铁矿储量17.69亿吨。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已耕地79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棉花、甜菜、油料作物和瓜果等。畜牧业人口约250万,牧场和草地5470万公顷(实际利用面积620万公顷)。主要牲畜有绵羊、紫羔羊、山羊、牛、骆驼等。1985年有羊1907多万只,牛约375万头。年产羊毛24000吨,生羊皮24000多吨。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和出口的35%。

工业以手工业为主,主要是棉、毛纺织和农畜产品加工。近年来现代工业有了发展,有纺织、水泥、电力、天然气、采煤、车辆修配及食品加工等。1986年工业产值为7.5亿美元。

主要出口干鲜果品、棉花、羊毛、紫羔羊、地毯、天然气、青金石等,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设备、纺织品、汽车、茶叶、糖等。主要贸易对象是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度等。

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空运。现有公路约20000千米(其中沥青和水泥路面2700多千米)。

重要城市

喀布尔:首都。人口150万。全国公路和航空枢纽,对外贸易的集散地。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工业,主要有纺织、水泥、食品、制革及汽车修理等。市郊有国际机场。

郝拉特:人口18万多。为阿富汗、原苏联、伊朗之间的贸易中心,农畜产口集散地。中古时代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伊斯兰教圣地。

坎大哈:人口23万。公路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附近农业发达。为农产品市场,以水果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第3个回答  2005-12-02
概况

阿富汗是亚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其周围的国家有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在其北方和东北部的中国在其东方和南方的的巴基斯坦以及在其西方的伊朗。

该国气候以夏季干燥(平均气温18-29℃)和冬季寒冷(特别是在其北方,平均气温0℃。春秋两季气候温和。

健康咨询

近期的医学和牙科检查应该确切查明旅行者是处于健康状态。随身携带所需的健康和意外保险证明和所有重要的医疗记录。带足医生所开的药品和其它治疗的药物以及所有必须的个人卫生用品,其中包括一副备用眼镜或在必要时带隐形眼镜。 只饮用瓶装饮料(包括水)或煮沸后的水配制的饮料。饮料中不要加冰块,也不要生吃海鲜、半熟的肉或奶制品。趁热食用经充分烹饪的食物和那些能够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剥皮的水果。不要购买街头摊贩或小贩的食品。

只在管理良好的、水经氯化的游泳池中,或已知未被污染的水中游泳。穿着减少皮肤暴露的衣服并且在暴露的部位施用含避蚊胺的驱避剂。在装有严密纱窗纱门的居室中睡觉。戴太阳镜、宽边帽、使用防晒液和护唇膏,减少与日晒有关的健康问题。

预防接种:来自疫区的所有旅行者需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疟疾�在蚊子活跃的季节发生,自6月至11月,8、9月份高发。下列地区有危险:东部诸省(库纳尔哈、拉格曼和楠格哈尔)、北部及东北部(昆都士、塔哈尔和巴达尚)、南部(赫尔曼德、坎大哈)。疟疾传播发生于这些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乡村。在喀布尔无此病之虞。然而在南方,即使是在城市也有疟疾危害。间日疟占90%—95%,其余是恶性疟。多数恶性疟发生在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根据目前报道抗氯喹恶性疟明显仅发生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前往疟疾疫区的旅行者除了应采取驱蚊措施外还应预防性用药。前往恶性疟流行的乡村,旅行者应备有甲氟喹或强力霉素。在其它地区,旅行者应每周服用氯喹。�

旅行者腹泻�高危。志贺氏菌痢疾在该国是严重危害。阿米巴病及贾第鞭毛虫病例也是常见的。所有的食物均应充分烧煮。对腹泻病人推荐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由寄生虫病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肝炎�所有易感旅行者在该国之前都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甲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占总人口的比率高达50%。对所有前往该国的医护工作人员推荐接种乙肝疫苗,计划延长逗留的旅行者也应考虑接种。�

戊型肝炎�高危。在乡村地区高发。预防措施为对所有饮用水作病毒杀灭处理。目前无疫苗。

乙型脑炎�低危。历史上东部边境地区曾有发生。�

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发生于乡村及近郊地区,特别是在北部海拔400—800米的区域。主要危险地区包括北部阿富汗平原及喀布尔郊区。其它危险地区是坎大哈的南部和赫拉特的西部,也有关于内脏利什曼病的零星报道。没有明显的地区播散。所有前往感染危险地区的旅行者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昆虫叮咬(蜱)。�

狂犬病�在乡村地区有人类病例流行的报导。旅行者去偏远乡村逗留超过4周应考虑暴露前接受接种。�

其它疾病�布鲁氏杆菌病、霍乱、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虱传斑疹伤寒、砂蝇热(蚊虫传播)、西伯利亚壁虱斑疹伤寒、虱传回归热、伤寒热(高度地方性)、结核和肠道蠕虫感染。

特别注意事项

.该国有艾滋病发生。供血可能未经过适当的筛检和/ 或当地没有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在可能的情况下,旅行者应该在到达可保证安全的医疗机构时再接受医治。

.在大部分地区蛇和狂犬病的存在是一种危害。

免疫

这些建议并不完全,并且不应该将其解释为适用于所有旅行者。有关免疫问题最后应该以旅行者的医疗史、既定旅程、停留时间和旅行目的而定。

霍乱:虽然预防接种的效果有限,但是对在没有医疗设施、卫生条件不良的地方居住或工作3个月以上的人们来说可能是适当的。对胃保护机能受损计划持久访问或暴露于不卫生条件的旅行者霍乱预防接种可能也是适当的。孕妇、不满6个月龄的婴儿或对疫苗有严重反应史者最好不接种霍乱疫苗。

甲型肝炎:对所有的易感旅行者都考虑进行甲型肝炎疫苗主动免疫或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计划长期居住的人们或频繁到危险地区进行短期访问的人们特别考虑选择主动免疫。停留的时间越长,保护停留者免受甲型肝炎侵害的重要性也就越大。对那些将居住于或访问农村地区、在卫生条件不良或不明的环境中就食或饮水的人们来说或对那些将与卫生条件不良的当地人们有密切接触的人们(特别是小孩)来说甲型肝炎预防接种特别重要。

乙型肝炎:建议卫生保健工作者、预期直接与常住居民的血接触或者与常住居民有性接触的人们、计划在当地持久停留(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期望利用当地卫生保健机构、在农村地区停留或者与当地人群有密切接触的人们)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建议那些以前已经完成了一个脊髓灰质炎标准免疫程序的旅行者再接种一次性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对那些未免疫或未完全免疫的人们的预防接种请参考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指南。怀孕是预防接种的相对禁忌症;不过,如果需要用疫苗保护,注射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都可以用,到底使用哪种疫苗视旅行者意愿和时间的可能而定。

狂犬病:那些在当地停留30天以上的,有被家养动物和/ 或野生动物啮咬(特别是狗咬)危险的人们或者从事高危险活动(如探洞穴或者管理动物)人们应当考虑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如果可能在农村地区暴露于狂犬病,如果不易得到适当的暴露后保健处理,这种对接种的需求就更加重要。

伤寒:在当地停留3周以上者.美食冒险者和那些敢于离开通常旅行者的路线,进入小城市、村庄和农村地区的人们应当考虑伤寒预防接种。得到可靠的医疗保健可能性越小,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就越大。预防接种的禁忌症视疫苗类型而定。

注:作为与旅行无关的良好的卫生实践,应该及时进行所有常规的预防接种(如白百破或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Hib,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水痘、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疾病危害

有关以下疾病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在旅行疾病概述一节中寻找。

昆虫传播的疾病:

.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当地有此病发生

.利什曼病(内脏)- 在当地流行

.疟疾- 在当地流行

.白蛉热- 在当地流行

.蜱传回归热- 普遍存在

.斑疹伤寒- 普遍存在

食传和水传疾病:许多食传和水传疾病在这一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霍乱和其它水样腹泻、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蠕虫(寄生虫)病。

.布鲁病- 普遍存在

.棘球囊病(棘球蚴病)- 普遍存在

其它危害:

.象麻疹和白喉这一类的疾病常有报告,并且脊髓灰质炎病例仍然在经常地发生。

.从11月至次年4月有感染流感的危险。

.沙眼- 普遍存在

相关卫生要求

要求

黄热病:该国要求来自黄热病疫区的旅行者持有有效的黄热病预防接种证书。

需报告疾病的状况

霍乱:官方认为染有霍乱。下列省份有染疫报告:巴达赫尚、巴格兰、巴尔赫、赫尔曼德、赫拉特、喀布尔、坎大哈、Kapisa、昆都士、Nangarhar 和扎博劳动勒。

疟疾信息

危险地区:所有地区都存在感染疟疾的危险。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已经确认(一些报告表明集中于与伊朗俾路支省毗邻南部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该国危险地区的疟疾传播率为32‰。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间日疟的威胁之中,不过,恶性疟的感染正在增加,并且现在已经占所有疟疾病例的2%。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区从5月至11月感染疟疾的危险最高。

保护措施: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访问危险地区的旅行者除了采取个人保护措施以外,还要服用甲氟喹预防。患有癫痫、精神异常或己知对甲氟喹过敏者不应该服用这种药物,应该考虑换其它保护方法。有关其它的预防措施和可能的副作用请向您的医生咨询。
第4个回答  2005-12-01
阿富汗

概况

阿富汗伊斯兰国位于亚洲的中西部,内陆国家。东北角与我国毗邻,北接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与伊朗、南和东与巴基斯坦相邻。面积652300平方公里。

1747年建立了阿富汗王国。曾一度强盛,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帝国,其疆域曾扩张到印度。19世纪后,阿国力衰落,成为英国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919年阿人民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入侵,获得独立,定8月19日为阿富汗独立日。1933年查希尔继承王位。1973年达乌德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宣布成立阿富汗共和国。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1987年12月改国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1992年4月,纳吉布拉政权垮台,阿游击队接管政权,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1996年9月,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反塔利班联盟在马扎里沙里夫建立其政治中心。1997年10月27日,塔利班政权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居民

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此外还有乌兹别克、哈扎拉、土库曼、俾路支、努里斯坦等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是官方语言,其他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是什叶派。

自然环境

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全国地势大体上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地和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4 /5 ,属伊朗高原的东北部分,平均海拔9 0 0 —1 2 0 0 米。平原占全国面积1 / 5 ,分布在西南部和北部。兴都库什山脉及其支脉自东北斜贯西南,绵延1 2 0 0 千米。西南部有大片沙漠。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度相差很大,夏季低洼盆地地区最热可达摄氏4 3 度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摄氏-2 2 —2 6 度。山区夏季凉爽,首都喀布尔气温很少超过摄氏3 8 度,冬季严寒多雪,有时还有暴风雪。降水量由西北部的1 0 0 —1 5 0 毫米向东部递增到2 5 0 —4 0 0 毫米,喀布尔年降水量约3 3 0 毫米。降水多集中在1 2 —次年4 月。每年6 —9 月多大风,尤以西部为甚,称为“阿富汗热风”。

自然资源

资源富饶。主要矿物有天然气、煤、铁、盐、大理石、青金石等。天然气总储量为1 6 0 0 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部。煤产在普勒胡姆里、卡鲁赫。铁主要分布在喀布尔附近的哈吉加克。东北部产名贵的大理石和青金石。盐主要产在塔洛康。除天然气和少量煤、大理石和青金石外,其它矿藏尚未开采。

经济概况

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 0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 /3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稻子等,其中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 0 %。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甜菜、油料作物、葡萄等,以棉花种植为重要,主要分布在北部各省,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产的紫羔羊皮世界著名。工业主要是棉、毛纺织和农畜产品加工。有纺织、制糖、制皂、榨油、水泥、采煤、电力等工业。近年来,在开采天然气方面发展较快。此外还出口干鲜果品、紫羔羊皮、地毯、棉花、羊毛、青金石等,进口以纺织品、汽车、石油产品、机械、糖、茶叶等为主。主要外贸对象是俄罗斯、东欧各国、印度等。

重要城市

喀布尔:首都,在东北部喀布尔河上游左岸,海拔约1 9 0 0 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位于中亚和南业间的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贸易中心。有纺织、水泥、食品、制革及汽车修理等工厂。

坎大哈:阿富汗南部城市,为商业中心和公路枢纽。市郊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手工制毯业很著名,还有棉毛纺织、烟草、水果加工、金属制品等中小企业。

赫拉特:阿富汗第三大城市。是阿富汗西部交通要道,以手工制毯和纺织品著称。为农畜产品集散地之一。已有约2 0 0 0 年的历史,中古时代为东西方交通、贸易的名城,从我国通往西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多历史文物古迹。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8 月1 9 日。农民节(阿历新年)3 月2 1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5 5 年1 月2 0 日。

货币:阿富汗尼。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5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3 小时。

国名释义:古波斯语意为“山上人”。中国古代称阿富汗为吐火罗、大胝。

民俗:不喝酒,喜喝茶。男子头缠布巾,女子出门戴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