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率

如题所述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率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在生产过程中,预付资本C通过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其超越生产要素总和的部分,即剩余价值(m)。C可划分为固定资本c(未消耗部分)和可变资本v(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原始资本C=500镑(410镑c+90镑v),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为c+v+m,C'的增值为90镑,即m=90镑。简化公式C'=(c+v)+m时,我们剔除了c中未消耗的部分,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本质。



当我们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如英国棉纺织业中,利润的计算会扣除输入棉花的成本。剩余价值不仅与直接资本相关,也关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在后续章节中,将深入探讨这个比率。在分析生产时,重要的是理解可变资本v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增值,即使在c=0的简化情况下,剩余价值m仍存在,但产品价值中不再包含不变资本部分。例如,若价值产品为180镑,扣除90镑v后,剩余价值90镑,剩余价值率(m/v)即100%,象征着劳动被剥削的程度。



剩余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工人劳动的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而剩余劳动则产生额外的利润。剩余价值率(m/n)的计算显示了剥削程度,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剩余价值率为18%,这常与利润率混淆,但实际上是衡量资本对劳动力剥削深度的关键指标。



实际上,剩余价值率m/v,比如80镑/52镑,等于100%,远超直观的剥削比例。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剔除不变资本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例如,一家纺纱厂生产10600磅棉纱,价值342镑,其中不变价值378镑,可变资本52镑,剩余价值80镑,剩余价值率为80/52。杰科布的1815年小麦案例同样证明了这个原理。



分解产品价值:在12小时工作日里,20磅棉纱的价值中,24先令是不变资本,6先令是新价值,其中一半为可变资本,另一半为剩余价值,总价值为24+3+3=30先令。通过这种分解,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分配。



棉纱价值分解:


13+(1/3)磅棉纱代表原料价值,2+(2/3)磅则代表辅助材料和劳动工具的价值。看似13+(1/3)磅只包含13+(1/3)先令的棉花,但实际包含6+(2/3)先令的追加价值,这说明资本已预先包含在生产资料中。



2+(2/3)磅棉纱的4先令代表不变资本,而8/10产品的4磅棉纱(16磅)包含了纺纱劳动,但不包含纺纱过程中的全部价值。剩下的4磅棉纱(2/10产品)则包含6先令新价值,其中3先令为可变资本,3先令为剩余价值。



20磅棉纱中,16磅代表48小时原生产资料劳动,而4磅代表12小时纺纱过程中的劳动。价值的构成揭示了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



从时间的角度看,纺纱工人的12小时劳动创造了20磅棉纱,这个过程中,原料、劳动工具以及剩余价值的创造各有其独立的贡献。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理论虽然一度引起关注,但他的分析忽略了工人在大部分时间里的再生产活动。实际上,即使工作时间延长,剩余价值率的维持并不全然取决于最后一小时的劳动。剩余价值的产生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决定其水平,而资本主义的真正目标是积累剩余价值,而非单纯增加工时。因此,西尼耳的理论忽视了劳动价值和工作时间的深层次关系,使得“最后一小时”神话不攻自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