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

如题所述

1、环境变化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要逐渐接触社会,处理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然而,涉世未深而又缺乏独立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社会问题时,心中并不成熟的观念认识,道德信仰被新的社会关系所冲击。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带给他们更多压抑和不解。然而,大学生会把这种无奈看作是自己的无能,产生自卑心理。
2、家庭出身的差异
大学生出身于不同的家庭,一些出身于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因父母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家境相对差些,尤其是与出身于大城市、或是干部、高知家庭的同学做一番比较之后,自感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矮了一头”,在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先天不足”之感。在这种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大度潇洒、无忧无虑和充满自信,经常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与老师、同学间的交往。由于正常的交往需要受到人为的压抑,越发强化了不健康心理,以致陷入“恶性循环”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3、挫折因素
由于个人早期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当他们迈入大学校门,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如过度失落、焦虑、偏执、孤僻等心理现象。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经常处在自责的叹息之中。但如果这种心理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必将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使其在各方面落后于别人,自卑感加重。
一些自觉知识基础较好,有一定能力和特长的大学生,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但由于其涉世不深、认识问题偏颇和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结果往往不但没有很好实现任务目标,还暴露了诸多的弱点。当他们感到自我设计的蓝图难以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的活动,便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4、性别因素
女子常因生存和社会适应的缺陷而产生自卑。而男子则由于生活压力过大,竞争激烈而出现自卑倾向。比如遇到恋爱问题时,有的男生认为;“男性在恋爱上需要胆识和追求,这—点我没有,所以我自卑”。还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姑娘要求得太高了,学历、人品、本事、职业、家庭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而小伙子一般只注重女性的性格和相貌。为此,我感到作为男子汉的压力太大了。”
5、心理因素
被人们寄予厚望、充满期待的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的阶段,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在各种压力和挫折面前,逐渐模糊了人生目标,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找不到优点,认识不到人生的深刻价值。贪图名利,信仰沦失。这种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必定会左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过高的理想目标和有限的自身能力冲突中,渐渐失去方向,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不做准确判断。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