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化学元素名是根据朱元璋族谱命名的?

如题所述

朱元璋登基后,为后代子孙选定了名字的第一个字,并要求第二个字按照“五行循环”的原则,使用火、土、金、水、木为偏旁。如此一来,为避祖先名讳或与同辈重名,朱明皇室的名字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生僻字,包括后来用为元素名的铬、钴、钋等。

至于说徐寿(1818—1884)在翻译《元素周期表》时,受过明朝诸王名字的启发,则属后人附会。理由很简单:

(1)没有可靠史料言及徐寿参考了朱明皇室的命名。

(2)铬、钴、钋等是生僻字不假,但《康熙字典》都有收录,徐寿无须去所谓“朱元璋家谱”或《明史·诸王世表》里“重新发现”。

在徐寿之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玛高温等已将一些元素名翻译为中文,但质量不佳(如丁韪良将钾译为“灰精”、砷译为“信石”等)。

在江南制造总翻译馆,徐寿采用“口译笔述”的方式,先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把西方化学书籍逐句翻译为中文,自己记录后,再改正润色,使之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他们就是在合作翻译《化学鉴原》(出版于1872年)的时候,遇到了化学元素名称的翻译问题。

徐寿和傅兰雅为化学元素的翻译,制定了三条标准:

第一,“原质之名,中华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磷碳是也”,即汉字中原有的元素名,如金、银、铜、铁等,直接使用。

第二,“昔人所译而宜者亦仍之,如氧气、淡气、轻气是也”,即前人翻译的元素名,如养气、淡气等较为恰当的,继续沿用。

第三,其他数十种“从古所未有”者,“今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首音不合,而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意即是,符合第一、第二原则外的元素名,一律按照其英文读音的首音或次音,选取同音汉字,并配上金、石等表示特质的偏旁。②

这里的第三个点,后来成为化学元素中译的基本原则。

徐寿和傅兰雅共翻译了64种元素(金属49种,非金属15种),其中大约一半,同美国教会医师嘉约翰与何瞭然合译《化学初阶》的元素名一致;另外一半,如钙、钠、钴、钾等,则是首次作为元素名。《化学鉴原》所录64种元素的译名,有47种一直沿用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元素周期表 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对元素名称有着最后决定权。近年发现的新元素不少使用在科学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比如,第101号元素钔是为纪念门捷列夫,第102号元素锘是为纪念诺贝尔。 2010年2月19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第112号化学元素已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元素符号为“Cn”。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此次第112号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而选择2月19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为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
第2个回答  2019-07-08
明朝皇室使用的名字多偏僻杂糅,也许是朱元璋出身草莽,对于后世家族的文化素质非常重视,于是乎在关于家族定名制度之外,除了设置二十四位后人的首字排序之外,还对最后一字的偏旁制定了五行对应关系,字已经非常不够用了,只好使用了大量生僻字,还出现了造字取名的现象。
第3个回答  2019-07-08
而他所使用的就不少朱元璋的“遗产”,例如钠、钾、钙、镍等。虽然这些字也不全是在明朝被生造出来的,但的确是明朝的皇族们重新将它挖出来,比方说钾字,在北宋修订的《广韵》中就有记录,但现在它早已失去了本意,成为了专职的元素名称
第4个回答  2019-07-08
朱家子孙起那些奇葩的化学元素般的名字。在封建时代,皇族成员的命名虽然很讲究。按照他的设想,子孙们起名字都要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做偏旁,按照这个顺序来往下循环起名。他有26个儿子,给儿子起的名字全部都是木字旁的,比如大儿子朱标,四儿子朱棣。但对于大明王朝来讲,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个人文化程度有限,他虽然当过和尚,却更信道教,学到了一些神秘谶纬之术,并做了有趣的尝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