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间隙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在各种传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轴承的间隙问题,蜗轮减速机与齿轮减速机作为最常见的传动设备,下面对减速机滚动轴承的间隙产生原因及调整方式进行介绍:

一、滚动轴承的故障原因

滚动轴承依靠主要元件之闻的滚动接触来支持转动零件。滚动轴承因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少、起动容易、能自动调整中心以补偿轴弯曲及适量的装配误差等优点,故以滚动轴承的滚动摩擦取代了滑动轴承的滑动摩撩,因而在现代机器设备中得到广泛运用。

在生产运用中,滚动轴承也易发生故障,究其主要原因为间隙调整不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滚动轴承在机器设备中最常见的故障有:脱皮剥落、磨损、过热变色、锈蚀裂纹和破碎等。

制造质量不合格及润滑保养不良问题,只需在检修安装前仔细检查,检修安装后建立起严格的定期加油保养制度,就能克服由此而引起的轴承故障。因此,间隙调整不当就成为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二、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滚动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4部分组成。内圈与轴颈装配,外圈与轴承座装配。当内外圈相对转动时,滚动体即在内外圈的滚道问滚动。

三、齿轮减速机滚动轴承的间隙及其量方法

1、滚动轴承的间隙

轴承问隙是保证油膜润滑和滚动体转动畅通无阻所必须的。其间隙数值均有标准或规定。根据轴承所处的状态不同,其间隙有原始间隙、配合间隙和工作间隙。

原始间隙是轴承未装配前自由状态下的间隙值。

配合间隙是轴承安装到轴和轴承座后的间隙。由于配合的过盈关系,配合间隙永远小于原始间隙。

工作间隙是轴承工作时的间隙。由于内外圈的温差使工作间隙小于配合间隙,又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滚动体和内外圈产生弹性变形,工作间隙又大于配合间隙(一般情况下,工作间隙太于配合间隙)。

2、间隙的测量

测量原始间隙可用百分表。测量配合间隙时,可用塞尺或铅丝放入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盘动转子,使滚动体滚过塞尺或铅丝,其塞尺或被压扁铅丝厚度即为轴承的径向配合间隙。轴向配合间隙可用深度卡尺测量或压铅丝法测量。

四、间隙的调整

齿轮减速机运行时转轴温度较高,调整后,将垫片增加到0.20ram。即:调整后膨胀端径向间隙(ram):0.014-}-0.20:0.214

膨胀间隙可根据公式计算,该引风机设计运行温度为135℃,室温按20℃计算,因此为115℃(135—20),两轴承座中心距离f为5m。故:膨胀间隙f(mm):1.2×(115+SO)×C100—9·9。

根据引风机要求还应考虑冷缩间隙,一般冷鳍间隙为0.50mm。因此,通过加垫片调整,把膨胀间隙调整到11.5mm,同时解决冷缩间隙。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引风机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来的两端轴承径向间隙太小,受热后膨胀,产生紧力,导致膨胀端无法游动,所以轴承温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轴承游隙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如何延长发动机配气机构使用寿命常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轴承游隙的计算公式
  (1): 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 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 0.25 ]
  注:
  △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径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第2个回答  2018-07-16
我计算没你那么复杂,但根据我实际使用和测量后得出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轴向游隙=2×(根号(外圈沟曲率+内圈沟曲率-钢球直径)×径向游隙))
这是我通过几组轴承的计算和测试下来的结果,信不信随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规格值 (单位:um) 公称内径d MC1组 MC2组 MC3组 MC4组 MC5组 MC6组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0~9 0 5 3 8 5 10 8 13 13 20 20 28
公称内径d
C2组 EMQ组
C0组
C3组 C4组 C5组
0~10 0 7 4 11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18 0 9 4 11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24 0 10 5 12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30 1 11 5 12 5 20 13 28 23 41 30 53
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