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卧床得了褥疮,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药物能解决

如题所述

1 减轻皮肤受压 对于病情允许者定期给予更换体位,一般至少2 h一次,极度消瘦,循环功能障碍者1 h一次。采用30°翻身法,并配合软垫垫起,侧卧交替顺序为:右侧位30°→左侧位30°→平卧位,每卧位持续2 h,可相应保证了髂嵴、股骨粗隆、骶尾部、足跟及枕部的有效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上述部位的褥疮的风险。对于病情不稳定,不适用更换卧位者,应用气垫床,利用充放气功能交替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同时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力和受压时间。也减轻了更换卧位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气垫床上不铺一次性床单比铺一次性床单能大大减少皮肤并发症。结合运用自制的棉垫,棉圈对于外踝、足跟等小面积部位加强防护,避免运用环形气圈,同时给患者按摩骨隆突部位,改善局部循环的同时缓解该部位长期受压。2 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翻身或移动患者时忌拖、拉、拽、扯,可先放低床头,保持床面平整。平行抬起患者减少皮肤摩擦,可使用提升装置,(如:床单、过床板)移动,床头抬高勿超过30°,并且只可保持短时间,半卧位时对于膝部和足部进行恰当固定,使用床的起降功能提升膝部或用枕头垫起膝部,在足部和床底之间垫棉垫,防止患者身体下滑导致的摩擦力和剪力。同时定期给患者扑爽身粉,可减少皮肤和床面之间的摩擦。3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患者汗液,引流液的流出,静脉输液的外漏,尿液及便渍均可导致皮肤潮湿或不清洁,可使用温湿的毛巾和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肤,动作轻柔,并适当扑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对于引流液或切口的外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4 营养支持 大量研究证明,营养不良既是褥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又是褥疮经久不愈的主要因素。老年人营养状态普遍低于中青年,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有疾病消耗加之营养摄入减少利用能力下降,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患者有近75%发生褥疮。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如病情允许尽量应用肠内营养,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结合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和白蛋白,全程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预防褥疮发生,在给足肠内营养过程中,加强对患者排便观察,避免排便次过多和失禁时粪便对皮肤的刺激。5 协助床上运动 鼓励患者床上运动,不能活动者被动肢体运动,不仅可以减轻组织受压,也可以促进血液6 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 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于拒绝翻身的患者,讲明褥疮预防的重要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宣传,讲解皮肤护理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严禁:(1)酒精擦拭;(2)油膏涂抹;(3)冰敷;(4)热烤 四项是禁止的 要注意!! 勤翻身 多护理 照顾的人 要认真细心 就没有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