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为什么她还是没被评上院士?

如题所述

公众总有一种认知习惯。他们喜欢圈诺贝尔奖、中科院院士等。当谈到一位科学家时,这些荣誉之后应该是一长串的名字。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坚强!

所以,当屠呦呦有诺贝尔奖的荣誉,却没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人们不禁注意到这个“不作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诺贝尔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标准,没有直接关系。正如屠呦呦所回答的:“工作中的因素很多,情况非常复杂。”

至于屠呦呦的失败,争议和猜测从未停止。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背景,没有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昵称为“三无”科学家。15年来,屠呦呦获奖,打破了多项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位没有获得院士奖,也没有在科研工作中发表“SCI”论文的科学家。她在三等条件下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成绩。

尽管她做出了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贡献,但她并没有得到自己国家的承认。(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事实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直是很多人争议的一点。我们认为,他们的成就,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科学贡献,都是举世瞩目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为什么他们不能得到祖国的最高认可?这套评价标准真的有问题吗?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评价体系,甚至整个中国的人才评价体系。

不要让不懂指挥的人盲目指挥!这是公众关心的问题。如果屠呦呦的朋友不懂得拍马,喜欢聊天,袁隆平大部分时间都在水田里,他就被中科院拒绝了。这不仅是评价标准本身的缺失,也是评价标准缺失给我国科学带来的巨大损失!然而,研究者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有很多,没有必要坚持一定的荣誉。作为公众,更应该关注研究成果本身,而不是本末倒置,这也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忽视和不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因为不是说你有一项伟大的成就就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的评定只有他们的评定依据的
第2个回答  2019-10-14
屠呦呦的贡献很大,但是人家一直在医学上努力,并没有太多心思在别处
第3个回答  2019-10-14
不是所有人获得诺贝尔假,它就一定会被评上院士,按你这么说的话,那中国的院士都应该是被被评上诺贝尔奖啦!
第4个回答  2019-10-14
因为还是得看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怎么样了但是我觉得屠呦呦确实应该得到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