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安徽?

如题所述

安徽的二黄:黄山 黄梅戏

南北的文化传统:徽文化,名人有:曹操、老子、庄子、李鸿章等等

安徽特产:砀山酥梨 怀远石榴 萧县葡萄

安徽名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 黄牙等等;

总之:安徽人杰地灵 历史悠久

我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三黄。即,黄山,黄梅戏,黄山烟。

此三黄让安徽闻名于世,也是安徽的骄傲和自豪

1、绿城合肥,因为合肥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大城市中第一位

2、江城芜湖,逆长江而上最后一个深水港囗

3、电城淮南,淮南包括在建电站在华东是第一位的

4、珠城蚌埠,古为采珍珠之地,千里淮河第一城

5、文城安庆,桐城学派,黄梅戏发源地

6、煤城淮北,淮北.皖北两大矿业基地

7、钢城马鞍山,小学都知道的江南一枝花

8、牛城阜阳,人囗众多,新闻也多,吹牛养牛一样棒

9、铜都铜陵,别看我小,青铜文化我最早

10、山水城黄山,既有山美又有水秀,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红顶徽商

11、家电城滁州,扬子江畔,扬子扇,大江南北风行一时

12、佛城池州,九华山畔连城都有灵气

13、诗城宣州,一个敬亭山,多少诗人来访谈

14、皋城六安,六陆不分,皋搞不辨

15、石城宿州,与和田玉石齐名的灵壁奇石为中国一绝

16、酒城亳州,中国四大酒乡之一,古井贡酒,醉三秋,高炉家等,药都一般不叫

17、湖城巢湖,全国五大淡水湖畔的唯一带湖名的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5
你好,形容安徽的话,可以简略也可繁复。

一、简略版:

1、简略概括:
承南启北、东联江浙、西接中原;山地平原遍南北,长江淮河奔流过。黄山九华山旅游胜地,徽剧黄梅戏余音绕梁。

2、历史文化就比较多了,很难一句话说清楚。
戏剧:黄梅戏、徽剧、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庐剧。
文化流派:桐城文派、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
名产:文房四宝(徽墨、歙砚、宣纸等)。

二、繁复版:
1、简介:
安徽省,中国东部拥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简称“皖”,位于华东地区,省会合肥市。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今安徽、江苏、上海)东西分置而建省,初称江南左布政使司,驻地南京。1667年改为安徽布政使司,省名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坐拥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江淮、江南多元的地域、文化特征。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是一个近海的内陆省份,长江和淮河横贯南北,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
安徽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安徽省的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南邻江西,西接湖北、河南, 北靠山东。安徽文化多元,由南向北主要分为:徽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淮扬文化和淮右文化)和中原文化。省会为合肥市,清朝1667--1760年省会为南京,1760后迁安庆府为省会,民国时期省会多变。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2、历史变革:
2.1 远古
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内发现的“和县猿人”,距今已有约35万年历史。而芜湖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更是把人类的活动上朔到了200-250万年前。

2.2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逐步同化入汉族的东夷、山越人等。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寿县),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灵璧县历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刘邦建立汉朝。
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亳州人,三国曹魏之实际开创者)。
南北朝期间,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2.3 隋唐
隋朝统一,使安徽摆脱了南北朝期间“南北对峙”主战场的困境。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使江淮地区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并发展成为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备受战火蹂躏。晚唐时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2.4 宋元
 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江淮地区是当时全国的赋税重地。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战祸连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大败于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史称采石大战失败。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2.5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属中央六部管理,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6县)、宁国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终仍定名为宁国府,6县)、太平府(3县)、池州府(6县);3个位于江淮之间:安庆府(7县)、庐州府(4县1州),设凤阳府(元代曾叫临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终定名凤阳府,5州13县);淮河以北未设府,淮河以北全境属凤阳府。明成祖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原直隶地区改称南直隶。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凤阳府,烧毁皇宫与皇陵。

2.6 清朝
 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省会初驻应天府后迁至安庆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稳定下来。
太平天国时期定都南京,在曾国藩的湘军和陈玉成的太平军反复拉锯战中,安徽人口损失巨大,经济凋蔽。战后从江西、湖北、河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习俗有所改变。同时期,捻军也发源于人口稠密皖北地区。李鸿章在庐州府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设两道,皖南道(初驻安庆府,后移至芜湖县),皖北道(驻凤阳府)。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开设了安徽省太平府芜湖县为通商口岸,使芜湖县由江边小县城一跃成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芜湖自此崛起。

2.7 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安徽省设三个道,芜湖道、安庆道和淮泗道(驻凤阳),省会变动较大。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带动了沿线的凤阳、滁州和宿州等地的发展,省政府长期驻凤阳县蚌埠镇(今蚌埠市),1912~1926年,安徽历柏文蔚、倪嗣冲、张文生、马联甲、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等省首长。1926年底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伪、国军和中共新四军力量交织的地区。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1947年蚌埠脱离凤阳县被设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的主战场。

2.8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驻合肥)和皖南(驻屯溪,今黄山市)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合并。1955年,省界有小幅的调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对安徽经济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出现人口非正常死亡,省长被革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将土地公开,实行大包干,创造性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果是,1979年粮食比上年增长6倍,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粮食总和,农业获得大丰收。与此同时,安徽省肥西县、来安县也开始试验包产到户。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总结经验,发出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安徽农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安徽的农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开始。在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市场逐步放开;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科技兴农”方针被提出,乡镇企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1980年,全省开始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并改革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企业“吃大锅饭”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安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第2个回答  2018-02-15
安徽是老庄故里,黄梅之乡,名人荟萃。

安徽历史著名人物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庄子》主要寓示的哲学思想为: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解释宇庙万物的产生。现在的淮南市还有庄墓.  
关于老子,安徽人同河南人对于他的原籍问题争执比较激烈。但学界还是倾向于认同老子出自安徽!因为老子庄子文化的核心区是淮河流域。另有南宋湖南历史名人朱熹,他的主要著作为《资治通鉴纲目》。另外他对于儒家的中庸之学给予充实的完善。其次为东汉末年的曹操父子也是安徽人。创造的建安文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安徽人爱唱黄梅戏。京剧也是来自一安徽的徽剧。徽商称雄商界300年,胡雪岩等,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还胜于晋商.安徽的男人淳朴少言,文武兼备,才思敏捷。安徽的女人朦朦胧胧,皮肤白净,当地人说是“水色好”。
安徽为中国文化之都,桐城散文代表了中国文学之最高水平。曾国藩(曾剃头)就公开写文章说湘文化源自安徽桐城派散文。徽文化为中国仅有两个地方文化体系之一。
安徽人爱造反,所以出了个朱元璋;安徽人又趋于中庸实用,所以出了个主宰中国半过多世纪内政外交的李鸿章,以及后来的段祺瑞。但安徽实为人杰地灵之地。《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医学家华佗,以及什么周瑜,包青天,还有陈独秀,胡适之,陶行知,还有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那杨振宁、李正道等等都为地道的安徽人。
安徽人自古就是民族的中坚,历史上的无数民族交锋战争都以安徽为主阵地,东晋淝水之战,8万江淮兵击溃了鲜卑100万军队,朱元璋的起 义更是恢复了民族主体文化。淮军、北洋军队、新四军、国军的孙立人、戴安澜带领中国军队血染缅甸战场,卫立煌、张治中、冯玉祥等巢湖三大将则为抗日立下了历史功勋。安徽大别山区则出了王明、李克龙、洪学智等200多个红军将军以上人物,六安与湖北黄安并称中国的两安将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