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狼》原文及注释如下: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做芦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投以骨:把骨头扔给狼。从:跟从。复投之:再次扔骨头。大窘:非常困窘急迫。恐:担心。顾:看见。积薪:柴草堆积。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乃:于是。弛担:放下担子。眈眈相向:瞪着眼迅裂睛朝着屠夫。
少:一会儿。前:另一只狼。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目似瞑:眼睛好像闭上了。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暴起:突然跳起。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脑袋。首杀之:把狼杀死。
转视:转身看见。隧入:打算要钻洞进去。尻尾:屁股和尾巴。断其股:砍断了狼的大腿。亦毙之:也把狼杀死。盖: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创作背景:
《狼》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蒲松龄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通过讲述鬼怪故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狼》就是其中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
蒲松龄在创作《狼》时,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融入其中,使得小说充满了真实感和生动性。他通过对狼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贪婪、狡猾的人的憎恶和警示。同时,他也通过屠夫的形象,表现了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
在《狼》这篇小说中,蒲松龄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狼的狡猾和屠夫的勇敢。同时,他也通过情节的巧妙安排,让读者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最终,蒲松龄成功地将一个充满惊险和悬疑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人们不禁为屠夫的机智和勇敢喝彩。
蒲松龄创作的《狼》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和警示。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篇课文作为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