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与,汉语一级字,读作与(yǔ、yù或yú),本义指赐予,施予,给予。

基本字义:

1、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给:赠与。与人方便。

3、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古籍释义:

《广韵》《集韵》《正韵》同与。《说文》赐予也。一勺为与。《六书正譌》寡则均,故从一勺。(与)〔古文〕《广韵》弋诸切《正韵》弋渚切《集韵》《韵会》演女切,音予。《说文》党与也。《战国策》是君以合齐与强楚。《注》与,党与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

又《广韵》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又《增韵》及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许也,从也。《论语》吾与点也。《管子·形势解》鬼神助之,天地与之。又待也。《论语》岁不我与。又《博雅》如也。《前汉·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

组词:

1、寄与[jì yǔ]传送给。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犹致送,赠送。郭沫若《把精神武装起来》:“中国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日本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

2、与人[yú rén]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韦昭注:“与人,取人之心也。”

3、与共[yǔ gòng]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荣辱与共。

4、犹与[yóu yǔ]犹豫。《礼记·曲礼上》:“卜筮者……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5、合与[hé yǔ]结为同党。《管子·山至数》:“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