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疾病有哪些

如题所述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

2、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4、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5、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6、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7、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8、代谢疾病:糖尿病;

9、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

10、神经疾病: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震颤麻痹、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

11、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

12、其它:结核、股骨头坏死、慢性骨髓炎。

慢性病的分类?

1、致命性慢性病主要有各类癌症,艾滋病,后天免疫不全综合症,骨髓衰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疾病。

2、可威胁生命的慢性病主要有血友病,肺气肿,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硬皮病,慢性酒精中毒,红斑性狼疮,脑出血,脑梗塞,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3、非致命性慢性病主要有痛风,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胆石症,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先天性畸形,缺氧后遗症,青光眼,创伤或烧烫伤后遗症等疾病。

常见慢性病都有哪些?这21种慢性病可医保报销

慢性病医保包括哪些疾病?

医保报销的慢性病种与诊断标准,由于各地政策不同,稍有差异,最终的报销范围以当地法规为准。

1、 冠心病

2、中风后遗症

3、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的)

4、 恶性肿瘤

5、膀胱肿瘤(灌注治疗)

6、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7、肺心病

8、肝硬化

9、慢性肾功能衰竭

10、重症精神病

11、系统性红斑狼疮

12、再生障碍性贫血

13、帕金森氏综合症

14、慢性乙型肝炎

15、丙型肝炎

16、自身免疫性肝炎

17、类风湿

18、股骨头坏死

19、强直性脊柱炎

20、癫痫

21、银屑病(顽固性)

慢性病预防的有效方法

1、健康均衡的饮食方式。

在预防慢性病的时候要注意健康均衡饮食,限制过多脂肪、刺激性和盐的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禁烟限酒,吸烟可显著增加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无异于慢性自杀,过量饮酒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应适量饮酒。

2、生活要规律,减轻压力,放松自己。

生活作息要规律,少通宵熬夜。另外,不良的情绪,工作压力、经济压力、思想负担等会造成身体无法承压,疾病随之而来,所以要及时调整放松自己,如到通过郊外游玩、听听轻音乐、练瑜伽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调整好心态,才能应对各种疾病的发生。

3、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采用慢跑,快步,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形式的体育活动,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

4、早期防癌特检。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部分病人初期很难发觉,传统检测极难检出,一旦检出,则大部分为中晚期,这给慢性病的及早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定期进行早期慢性病特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在医学上,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它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象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但近年来,慢性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慢性病有: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 、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
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
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慢性炎症;
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内分泌系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
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缺乏病、痛风、骨质疏松;
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
第2个回答  2020-11-24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高血压如何预防与控制>>
2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maigoo编辑提示: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危害与治疗>>
3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该症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部分患者可控制,不影响工作、学习;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
4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中常见慢性病,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MAIGOO小编提示,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应用各种治疗后可以缓解直至治愈。慢性咽炎症状及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
5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消化溃疡症状有哪些>>
6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多数起病缓慢、隐袭,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期。
7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指各种病因引起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常合并精神心理症状的疾病,病程缓慢,迁延不愈。maigoo小编建议:患者应自我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及长时间骑车、骑马,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8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肝硬化的病因及早期症状>>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本病为长期慢性经过,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病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因原发疾病不同而异,与缓解期时的心肺功能状况及是否得到积极正确缓解期治疗管理密切相关,病死率已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而逐年下降。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进入终末阶段则为尿毒症,治疗方法包括内科疗法,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无疑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最佳治疗选择,但由于这些疗法价格昂贵和供肾来源有限往往并不为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慢性疾病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有一些慢性疾病发生的事也是非常危险的,可是很多人都不了解慢性疾病到底是包括什么样的疾病,有十大特征就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慢性疾病,我们就应该来看看慢性疾病的一些事情。

1.慢性病十分常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40%、糖尿病约10%、脂肪肝20%~30%,患病率都很高,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一个家庭里,经常有一个或多个慢性病患者。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两个老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2.慢性病经常表现为“一人多病”。由上述几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可知,如果不是因为有交叉患病(一人多病)的情况,这几种慢性病患病率相加都超过百分之百,没有健康人了!在实践中,经常看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几种慢性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遗传、胰岛素抵抗和生活方式不良等。

3.慢性病大多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慢性病最初也被称为“富贵病”、“文明病”,意思是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就容易得这些病,但这认识未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钱、富裕并不是这些慢性病的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能量过剩、营养失衡、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才是大多数慢性病共同的罪魁祸首。有钱不一定有病,没钱也不一定没病。

4.慢性病慢性形成,急性发作或致死。慢性病是缓慢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数月、数年、数十年的发展,但最后往往是急性发作,甚至致死。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会让人习以为常,但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尿毒症、癌症晚期等则令人心有余悸,岂不知后者只不过是前者的急性发作/进展而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不重视前者,不解决前者,迟早会招致后者。

5.防控好慢性病,是长寿的关键。调查表明,86%的中国成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过早夺走国人生命的主要敌人,所以不难理解,主动预防不患慢性病,科学治疗控制慢性病发展是实现寿终正寝的关键。如果患病前不以为然,患病后听之任之或有病乱投医,势必早死。抛开慢性病防控谈健康长寿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6.从健康到慢性病有一段“过渡”时期。与急性病不同,慢性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在高血压之前有“正常血压高值”,高血脂之前有“血脂边缘性升高”,糖尿病之前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癌症之前有时有“癌前病变”……这些情形是从健康到慢性病的“中间状态”,要早发现(体检),早重视,早行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有机会避免进一步发展成慢性病。“过渡”时期或“中间状态”是防控慢性病的重要“窗口期”。

7.慢性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终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病都有“特效药”,如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肿瘤也有很多疗法,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痛风、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也有对症治疗的药物,但慢性病都很难以根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服药。

8.战胜慢性病的方法不是根除,而是控制它们别影响寿命。战胜慢性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不患。如果已经患病,一方面要亡羊补牢,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积极锻炼等;另一方面要科学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慢性病的进展速度,等它们危及性命的时候,我们已经九十岁一百岁了,这就赢得了时间上的胜利。

9.慢性病治疗不要相信偏方或“大师”。“偏方治大病”对慢性病来说都是吹牛皮。不问科学,一厢情愿地想根治,依赖一些所谓的“神奇疗法”,追捧偏方、“大师”等偏门左道,非但不能彻底治愈慢性病,反倒因为放弃了现代医学治疗方案,胡乱吃药或拒绝吃药,病情恶化,甚至过早离开人世。这种现象在癌症患者中十分常见,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有不少。

10.慢性病防控主要靠自己,而不是医院或医生。预防慢性病主要靠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积极运动、良好睡眠和减少精神压力等,显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实。治疗慢性病也得患者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长期坚持。发现慢性病不治疗,不好好治疗(吃药不遵医嘱),甚至胡乱治疗(偏方大师)的都大有人在。医生可以提供标准化的、符合相关指南或共识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配合,将于事无补。

慢性疾病在生活中其实也是非常常见的,因为这个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因为慢性疾病也是包括一些高血压,高血脂甚至也可以包括糖尿病之类的,因为慢性疾病也是非常影响身体。
第4个回答  2020-11-24
慢性疾病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慢性疾病主要是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都属于慢性疾病,再就是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异常以及精神疾病等都属于慢性疾病。

所谓的慢性疾病一般指的是病程长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都属于是慢性病,慢性病的特点主要就是病因相似,起病隐匿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比较高,经济负担也重,慢性功能性的障碍对身体的侵害往往也比较缓慢,但是最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损害。

另外患者往往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心情不佳,被动依赖,多疑,再就是紧张焦虑这样的情况,慢性病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往往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重,疾病对患者折磨比较重,有死亡的风险比较高,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就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