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方案2018

如题所述

教育部官网近日公布了2018年工作要点,包括北京在内的第二批试点省份要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同时,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完成《学校未成年学生保护规定》起草等被列入重点工作。2020年,北京市实施新高考,目前的高一学生是新高考首批考生。新高考不分文理,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考生还要依据向往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选3门参加考试。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试点省份制订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要求。此外,今年还将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动态跟踪机制,以及推进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在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中了解到,今年教育部还将研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意见》,推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出台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同时,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也将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快乐成长。(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旭报道)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已有16省份先后出台了本地区高考改革方案,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浙江、山东、辽宁、河北、贵州、湖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西藏。此外,安徽、福建、四川将于今年公布本省高考改革方案。通过梳理不难发现,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是多省份改革的重点。2018高考改革新方案——部分省份举例说明:西藏:2021年起将不再分文理科,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参加“新”高考的第一批考生。湖北省: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语数外用全国卷,自选3科用湖北卷;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与高职招生分开;2021年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探索分类投档、分类录取。取消文理科。上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不分文理。浙江: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中选择3门。广东:广东的新高考方案将采取“3+3”的模式,其中前一个“3”表示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表示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3门,不再文理分科。高校具体专业可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只要满足其中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校,学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河南: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3个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招生录取实行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机制。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科。另外,这些省份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均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而且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市区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英语一年两考。看来,国家对高考生的减压模式还是很重视的。试运行的改革第二批的实施,证明了第一批有显著的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