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较差为什么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如题所述

纬度较高地区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扩展资料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有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达到46℃。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温日较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8

气温日较差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受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影响。不管高低纬度,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都是0度;而正午太阳高度则差别很大,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高度小。

这样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导致一天中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差别大,气温日较差大;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导致一天中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差别小,气温日较差小。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扩展资料

平原气温日较差小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由于气温低、日较差小,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夜晚,由于山地上空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温日较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一般情况下,气温日较差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受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影响。不管高低纬度,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都是0度;而正午太阳高度则差别很大,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高度小。这样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导致一天中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差别大,气温日较差大;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导致一天中不同时间获得太阳辐射差别小,气温日较差小。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第3个回答  2018-04-17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1.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2.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

关于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的原因是: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这就与太阳的辐射强度(实际上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有关了。纬度越高,太阳的高度角越低。此时太阳即使是在最大高度上,阳光也是斜射的。阳光斜射时,光线到达地面,需要通过的大气层越厚,大气对阳光能量吸收的就多,能到达地面的能量就少;同时,阳光斜射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阳光能量也少。而地表近地空间的温度(地表附近的气温)主要是地面受热后发出的长波红外线加热空气使温度升高的。地表接受到的热量少了,气温就不会升高很多。

高纬度地区气温本就不高,在白天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又少,升温程度小,那么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气温日较差)也就相对较低了。

这也是两极地区即使是极昼时期,太阳24小时都在天空中,但仍是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地区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6-04-08
纬度越低的地方,昼夜长度越相近,比如赤道,白天12个小时充分吸热,而晚上12个小时,充分放热.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纬度越高的地方,昼夜长短的差距越大.例如北半球是夏天的时候,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昼长很长,夜长很短.白天吸收热量的时间非常充分,而晚上的时间却不够地表散发热量,整体气温偏高,所以日较差小.再比如此时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昼短夜长,晚上放热时间长,而白天吸热的时间却很少,整体气温偏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小.
所以,如果不考虑气候、海陆位置、地形等具体因素,气温日较差是纬度增加而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