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冷吗?老人说“春打五九尾,直接冻死鬼”,是啥意思?

如题所述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四立”,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这也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四个时间节点,告知人们“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到了。
年关将过,“立春”节气马上就要到了,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历法进行推算,2023年的“立春”是在阳历的2月4日,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十四。
但2023年比较特殊,因为“闰二月”,所以有两个“立春”节气,另外一个是在阳历的2024年2月4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廿五。
“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冬季结束。
但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2023年的春天到底冷不冷呢?
毕竟在老祖宗的生活经验中,出现“倒春寒”和“秋老虎”的年份可不在少数,如果冬季的寒冷持续到了春季里,那就要提前做好防寒的准备了。
农民伯伯们面对“倒春寒”这样的气候现状,也要做好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范,目的是把损失降到能够接受的程度。
其实,关于一年当中四季气候的预测,老祖宗早就有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总结。
比如这句俗语:“春打五九尾,直接冻死鬼”,别看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今年春天到底冷不冷的答案,也就藏在里面了。
很明显,这句俗语运用了一贯的夸张手法,前半句说的是“起因”,而后半句则讲的是“结果”,从字里行间不难感觉到,老祖宗说的“春”,就是指的“立春”。
只要“立春”节气在“五九尾”,那么这一年的春天就会很寒冷。
那么,什么是“五九”呢?
“五九”是“数九”中的第五个“九天”。
关于“数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数九歌”基本上都会唱。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
从“冬至”节气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
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
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气候条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数九歌”也存在很多个版本,最火的当属这一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歌里也可以看出来,当“五九”到来时,基本上也就预示着春天要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勃勃生机。
同样,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历法进行推算,2023年的“五九”是从阳历的1月27日开始的,一直到2月4日结束,也就是从农历的正月初六开始计算,往后面数9天,正好是“立春”这一天结束。
也就是说,2023年的“立春”是在“五九尾”,正好印证了俗语中的“春打五九尾”。
言下之意,今年的春天是有“倒春寒”天气的,是比较冷的。
其实,俗语“春打五九尾,直接冻死鬼”还有一个下句,是这样的:“春打六九头,可要累死牛”。
这两句俗语直接阐释了“立春”节气在“五九尾”和“六九头”两个时间节点上,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如果说“立春”在“五九尾”是年景不好的一种征兆,那么“立春”在“六九头”时,就直接会有一个很好的年景。
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讲,这就是一个丰收年。
“五九尾”和“六九头”,其实也就相差了一天时间,为何结局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还是那句话,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虽然有一些借鉴意义,但也要根据具体年份来做判断。
2023年比较特殊,因为是“闰二月”,也就是有两个农历二月,这也就表明冬季的寒冷时间会延长。
出现“倒春寒”的几率是比较大的,气候回暖时间波动变大,并且不稳定。
这会影响农作物正常的“春种、夏长”,也就会导致当年的粮食收成不好。
所以,老祖宗对于“春打五九尾”是比较忌惮的。
从“闰二月”这一点来看,农谚“春打五九尾,直接冻死鬼”还是有几分准确度的,大家还是应该把厚衣服多备一些,以免寒冷天气影响到身体健康。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