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智力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如题所述

教育的任务是消除个别差异还是因势利导,针对不同情况是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

每个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一种条件,教育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材就是指教育对象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他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上的特点。“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或教学上,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在分析学生的差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良好品质与个性。

因材施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学生的任何行为都有其内在动因和心理条件,并且学生的学习是一能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在学生心理上。教师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因此,提出适当要求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避免出现“吃不饱”和“够不着”的情况。

2、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教师的教学中的基本工作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然后有针对性地激励需要,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高级需要,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发扬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就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对症下药。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所在,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得力措施,调动起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使之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品德,按教育要求发展。

4、了解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教育塑造人就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使之成为在社会规范指导下充分发展了个人特性和潜能的人才。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把自身的个性和潜能外化为社会的价值,使他们“能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只有承认并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为其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