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姜堰,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据崇祯《泰州志》记载,早在古代,泰州地区,《禹贡》中提及的淮海地带曾属于扬州,地理位置北濒淮河,东临大海,是吴国的领地。泰伯在周武王时期被封于吴,因此姜堰曾归属于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但未能稳固统治此地,转而归入楚国版图。


考古发掘揭示了姜堰深厚的历史底蕴。在20世纪七十年代,天目山发现了宋代和汉代的古墓,出土了北宋政和铁钱、两汉陶器、铁剑等珍贵文物。随后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上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发现了鬲、豆、罐等生活用品,以及箭镞、铜削等武器痕迹。进入二十一世纪,又发现了各种质地的人工器物,如陶、铜、石、骨、蚌等,以及各类动物遗骨,证明了早在6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姜堰的历史变迁丰富多样。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隶属于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秦代归属东海郡(一说为九江郡),汉武帝时期设立海陵县。唐朝时期,海陵县改名为吴陵,后又恢复原名,直至南唐元年提升为泰州。民国初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泰县设县,1940年在海安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迁至姜堰镇西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泰州市有过两次分合。1962年,泰县再次独立存在,县治设在姜堰镇。1994年,姜堰撤县升格为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姜堰市归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2013年,经过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批准,姜堰市撤市设区,成为泰州市的姜堰区,这一决定在当年的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官方确认。


扩展资料

姜堰区,地处江苏省泰州市主城区东部,属于长江三角洲中心经济圈。北宋年间,盐商姜仁惠、姜谔父子率众聚资,筑堰抗洪,家园久治,功业永存,姜堰由此得名。挟江襟淮,东临沧海,众水来汇,奔涌旋流,又称三水、罗塘。东邻海安县、东台市,西接泰州市海陵、高港二区和扬州市江都区,南北分别与泰兴市、兴化市接壤。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古镇)等。拥有联合国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河横村;5A级旅游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闻名的麋鹿之乡,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更有"溱潼会船甲天下"的美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