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通知书,我该不该去?如果不去,有没有法律风险

如题所述

建议过去,这样可以清楚了解对方的诉讼目的、方案等。
诉前调解包括两种情形:
1、为不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在法院立案庭设立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来调解;
2、为具有法院审理性质,即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来调解或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来进行调解。
自愿性原则是诉前调解最根本的原则之一,是诉前调解实施的合法性基础。诉前调解要真正实现公正与效率,就要保证程序的正义性。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程序,在看中其快捷、不伤和气等优点的同时,对自己权利能否真正得到保护相当关注。当事人对诉前调解程序的选择,诉讼权利的行使,实体权利的处分,都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一是体现在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程序自愿,人民法院不能强迫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二是在调解过程中权利处分自愿,调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决不能通过诱导、施压等手段使当事人勉强同意达成协议。此外自愿性原则还应包括中止调解程序自愿等。
合法性原则诉前调解的合法性原则是比较宽泛的基本原则。既调解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行。一是调解程序合法,在调解过程中要做到程序公正,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进行违法调解。二是调解协议内容合法。双方当事人调解协议达成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
一、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6
诉前调解是自愿的,不去法院参与调解,没有什么后果。但是,调解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是很好的结果。如果能够调解,还是尽量调解吧。法院的调解,应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有权不调解,所以也就不去法院进行调解的。
法律分析
法院进行调解不去的后果,一是被告不到庭不影响法院的审理,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二是被告不到庭不利于案件的合理解决。所以被告在接到法院的传票,要积极的到庭应诉,逃避不出庭只会对自己不利。在不做任何辩护的情况下做出的判决,结果是可想而知。对于传票不存在收不到,即使找不到被传唤人,法院也可以公告送达,一定期限后,即视为收到。法院开庭审理前期会以传票的形式通知当事人到庭参与审理,在庭审中法院会从中做调解,帮助双方能够和解合理的解决案件,如果被告接到传票后不到庭,并不能阻止法院的审理,法院会缺席判决。解决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曾经的争议事项在经过调解后,达成双方无异议且法院认可的协议。这是法院调解书在实体法上的效力。诉前调解相当于原被告双方在法院调解员的主持下进行的一次谈判,法院不直接介入,结果以双方谈判为准。判决是一切以证据说话,调解则能够包含更多的情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2个回答  2021-07-22
当前法院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按照先调解,后判决的原则,法院下达诉前调解通知书,如果被告不按时到庭参加调解,法院只能取消调解程序,然后择日开庭审理,判决。
第3个回答  2021-07-22
收到法院术前调解通知书,建议你还是应该去,诉前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既省时间又省心省力。
第4个回答  2021-07-22
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书。当然应该去的。因为收到法院的诉前调解书。一般都是在开庭前进行调解的。所以应该去可以了解对方的意图。如果不去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风险的。目前调解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如果不去的话,没有什么风险。可以要求法院按照法律判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