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把孩子养成窝囊废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第2个回答  2020-09-23
语言暴力,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父母大吼大叫,孩子消极抵抗。

这种行为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家庭每天都在发生。有些父母说,“跟他好好说话,说一遍不听,再说一遍还是没动静,跟耳聋似的,你说气人不气人,气的我都肝颤,他却跟没事人似得,半点反应都没有,不朝他吼,都对不起我的爆发力”。


很多父母常用的亲子沟通方式就是这种大吼大叫法,这无疑是一种语言暴力。在短期内,这种方式很有震慑性,孩子一下子就不哭闹了,孩子一下子就变得很乖很听话。但是潜移默化中,孩子性格开始出现缺陷,变得胆小怯懦,变得唯唯诺诺,甚至变成老好人的性格,主动迎合别人。久而久之,孩子就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迎合父母, 背地里却消极抵抗,在变“窝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宠溺,与语言暴力相对的极端,无形中把孩子变为“窝囊废”和“坑父母”。

与语言暴力相对的极端就是宠溺,有些父母不赞成对孩子大吼大叫,采用温柔育儿的方式来与孩子沟通,但是方法和度把握的不到位,导致对孩子无底线宠溺,逐渐把孩子变得“窝囊”。


对孩子太过温柔也不好,容易纵容孩子,忽视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且让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只要遭受一点风吹日晒,孩子就会蔫了,一蹶不振,甚至寻死腻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走极端,不对孩子采用语言暴力不代表要一直对孩子温柔,父母要把握好其中的度,该矫正孩子的行为还得矫正,换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说教式或是引导式,不要把孩子变成活在自己世界里受不起挫折的弱者。


不作为,是对孩子最大的漠视和放纵,父母的不作为将直接导致孩子的肆意滋长。

有些父母自己都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即使生下孩子,做了父母,也不知该怎么教育孩子,索性直接丢给爷爷奶奶带。有些父母为了给孩子挣得更多的钱,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父母双方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守在老家,爷爷奶奶抚养。这些都是父母不作为的表现。父母的不作为,既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从心理上把自己定义为没父母要的野孩子,做一些不负责任、任性的事情,或是容易变成小混混。


父母的不作为,相当于把羊丢弃在羊圈里,羊圈里有什么营养和食物,羊就吸取什么,羊的健康和肥瘦只能通过自身弱肉强食,无法从根源上得以保障。如果父母能够多参与进孩子的教育,有所作为,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容易很多,否则孩子就如一棵小树,不加以修剪,枝桠随意滋生。


语言暴力、宠溺和不作为,三种行为代表父母育儿的三种方式,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都是不合时宜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该强势矫正的时候就强势,该温柔教育的时候就温柔,该垂拱而治的时候就旁观,相信只要父母能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和大方向,坚守育儿的本心,父母一定能够在育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对孩子也是一件庆事。
第3个回答  2020-09-23
如今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都指望着孩子日后大有作为,为全家争光,所以,从小就对孩子严格要求,生怕“输在了起跑线上”。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何对孩子说话是一门艺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说的一些话,可能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妈妈日常压力式教育,从小机灵的孩子慢慢丧失了自信。
没本事的父母常和孩子说三句话,容易将孩子养成窝囊废,少说为妙

1)“看看XXX,再看看你。”

这句话父母肯定经常对孩子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避免不了那个“别人家的小孩”。父母总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教育孩子,希望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家的孩子,向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品质看齐。

殊不知,这句话是孩子最讨厌的,可能这个“别人家的小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正如歌词中唱到的一样“别人家的小孩,全世界第一可爱,打赢一个无数个又出来。”

【建议】: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内心非常敏感脆弱,父母不要经常对孩子说类似的话,父母对孩子说的这种话不但不会激发孩子的动力,还会破坏了他的自信心,弊大于利。

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自己一无是处,即使孩子想变优秀,也没有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2)“我们是不行了,就看你的了!可别让我们失望。”

这种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孩子不得不咬着牙坚持下去,因为他背负着父母的寄托。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惜牺牲自我的全身心地投入。

其实父母这种培养方式有些“病态”,丧失了自我,毕竟那是孩子的人生,父母只能起到引导而不能掌控。

【支招】:给孩子压力不是坏事,但是经常这样逼迫孩子并不能起到激励它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压力过大总有一天难以负担,会把孩子压垮,如果没有达成父母的期望,孩子就会更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3)“爸妈离婚,你要跟谁?”

当父母的婚姻支离破碎,不得不走到离婚这一步时,这个消息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个晴天霹雳。由于,孩子还小并不懂成年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对他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一样重要的,肯定希望全家人生活在一起。

【忠告】:如果真的要面临离婚的情况,孩子跟谁的问题,还是父母双方商量决定比较好。因为决定谁抚养孩子,要看哪一方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力,日后独自照顾孩子。

若这句话只是父母和孩子间的玩笑话,那大可不必,即使是开玩笑,孩子也会起疑心,爸爸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他俩是不是谁都不想要我,才问我要跟谁?会让孩子产生恐慌不安的心理。
第4个回答  2020-09-23
不分对错的惯着孩子,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主,孩子没有自已的主见,没有自已的特长,唯唯喏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