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总说秋天是个悲凉的季节??

如题所述

大致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愁字即“心”上“秋”。
二是秋天本身的物候特点,尤其是深秋季节,天气转凉、木叶凋零、万物萧条,即将进入冷寂的冬日。难免可悲可叹。
三、古代有“秋后问斩”的传统。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由此,秋天在中国文化中就多了肃杀悲凉之气。
四、现代科学解释。随着脑科学的发达,研究者发现,人脑的深部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腺,这个腺体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天强烈的阳光可以抑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立秋以后,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松果体激素就是褪黑激素,它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主要是能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众所周知,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缺乏甲状腺素的时候,人会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升高血压、升高血糖。若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精神也开始消沉,人就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这种悲秋的情绪引起的诸多症状,也被医学研究者称为“悲秋综合征”,体弱而不好动的人,更容易悲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5
古人总说秋天是个悲凉的季节,这是因为秋天在季节变化中具有特殊的性质和氛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气候变化:秋季天气逐渐变凉,秋风渐起,草木逐渐凋零,这些自然变化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2. 自然景观:秋天的景色常常是萧瑟、凄凉、苍凉的,如枯黄的草地、凋零的树枝、凉爽的天气等,这些景象都会让人感到悲伤和寂寞。
3. 生命转折:秋天是生命的结束和转折的开始,它预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许让人感到不安和哀愁。
4. 历史传统:古代人在秋季常常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这种情感也许与秋季的氛围和天气有关。此外,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描绘秋天的景象,如宋玉的《九辩》中描述的“寂寥宇宙,吾何足以兮”,就是对秋天悲凉氛围的经典描写。
总之,秋天被视为一个悲凉的季节,是因其特殊的自然变化、景观、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第2个回答  2018-07-02
因为花凋谢,树叶黄了,看到就触景生情,古人又比较闲,不像现在可以玩电脑、玩手机什么的
第3个回答  2018-07-02
厄运远离你,怎么掌握庄家的动态想法?
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努力胜过别人,能使自己更深地认识自己;努力胜过别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