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真的是三观不正吗?

很多人都说三观不正。

我想起当年买回这本书时由于没时间看先给我妈妈看了,几天后她丢下一句:这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我大惑不解,赶紧捧起书来瞧瞧。前面节奏超级慢,都是一些青春期的小美好,小清新,然后就是校园霸凌,品学兼优的帅哥、阳光男、抑郁问题少女、问题家庭、堕胎、自杀,全都齐全了。而死亡的阴影就在全书的最后面,似乎一下子就全死光了。

难怪母亲不理解,这种校园霸凌和毁三观的情节,在她看来是成人世界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校园里。幸亏那时候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否则她铁定要没收了这本书去。

如今这本书改编成的电影很快要上映了,落落是编剧。

郭敬明的很多文学作品最喜欢的就是堆砌辞藻作无病呻吟之态,拍成电影有可能会浮于表面,比如《小时代》系列。不过这部电影,可能会因为落落而被拯救。

其实看书的时候,就觉得中学生堕胎这种事情,简直不能忍。因为受伤了就出轨,因为被误会了就去报复,性格逐渐扭曲,最后终于生无可恋……书里描写情绪的片段特别多,词汇也用得特别尖锐和黑暗,看完觉得浑身不舒服。

不过改编后的电影,少了那些尖锐感,叙事都变得唯美很多。齐铭依旧是渣男没错,给易遥造成了爱情的错觉结果说这不是爱情。

(优等生齐铭)

在校园里,帅哥和灰姑娘在一起是注定会让灰姑娘受到霸凌的。另一个帅哥也喜欢她,这就更不得了了。她是全校的众矢之的,大家孤立她,欺负她,她陷在泥沼里怎么都爬不出来。而家庭那边,母亲经常打骂她,父亲拈花惹草,同样也感受不到温暖。

所以就这样自暴自弃了。

(女主易遥)

这世界上所有的倒霉事儿都让易遥碰上了。在逻辑上,应该是不幸的家庭造就了她的性格,校园霸凌又加速了她的转变,只是结尾非得死一堆人才能起到警示作用吗?

大好的年华,就这样轻易抛弃了,太过脆弱。

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不愿意让孩子看到这本书,这让人觉得死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似乎纵身越下,所有的烦恼都一了百了了。这就是我觉得它毁三观的原因。

(带给易遥温暖的顾森西)

不过幸亏的是,在电影里,结局没有这么悲观,它还是留着一些希望的。就电影来说,能够给大家看到校园里的另一个阴暗角落,起一个警示作用,还能留存一点希望,那也不算三观不正了。

因为这些事儿,不是你不说,它就不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7

为什么会说《悲伤逆流成河》三观不正?就因为小说的剧情讲的是一些17岁的女孩子爱上不良少年怀孕、自杀、强奸、暴力等这些因素就是三观不正的吗,虽然讲这些事的确不是什么好现象,但难道这些事不是更应该讲清其中的厉害让现在的小年轻警示吗,一个个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吗,一个小姑凉发生这种事真的就是她一个人的问题吗?

我觉得都有原因吧!就说这部剧吧,易遥怀孕,自杀等悲惨结局,她的父母也占据着很大的原因,父母吵架打闹这会很影响一个孩子的教育,易遥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而是跟不良少年混在一起,而作为父母没有及时的阻止敷衍疏忽,导致还年轻的易遥陷阱一系列不知轻重的决定,承担这自己不能承担的结果,就在这样了以后,父母也没说教育或者开解易遥,而是不断地责骂与埋怨,在学校里也受到排挤、欺负无人关心的她们,会导致阴郁的心情得不到纾解,很容易冲动做错些什么。

看到反面消息都是在吐槽小四的这部小说,说写的夸张了还是怎么样,说现在的孩子难道都不懂这些?现在懂的也都是因为现在的消息发达了,很多消息网上都有了,你承担的怎样的后果发生的什么事,报道都给你报了,家长也开始从小教育了。那曾经呢,曾经的我们知道吗、懂吗、父母有的特地教育过我们吗,还是在等这些事出过了才教育的,自己承担了后果才懂的这些道理的?难道这不是更警示了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事吗。

第2个回答  2018-09-18

这部剧正如它的书名所言,全书充斥着泛滥成河的悲伤与负能量。

小说以大量压抑、灰暗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加重故事的悲剧色彩,将某些社会现象描述得比客观现实更加阴暗、残忍,用无病呻吟的文字藻饰矫情之感。

因此,不少读者认为这本书是“为悲伤而悲伤”。

郭敬明以最残酷、鲜血淋漓的文字体现出社会与人性的阴暗面,确实存在过分夸大悲伤的嫌疑。但我并不认为书中讲述的中学生怀孕、堕胎、自杀等话题是为三观不正。

这不是一本关于“救赎”与“被救赎”的青春校园小说。它更像是披着偶像剧外衣,反映残酷社会现实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易遥与齐铭,一个是母亲口中的“低贱货”,师生眼中的“问题少女”,一个是根正苗红的“五好少年”。易遥不幸的家庭环境和母亲的冷血、刻薄造成她阴郁、黑暗的内心世界。

齐铭是她黑暗世界里唯一的光,但这束光不足以温暖她破败、无望的人生。易遥清楚地知道她和齐铭之间有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本着“破罐子破摔”的自虐心态,浑浑噩噩、没有灵魂地度过每一个难熬的日子。

因此,和渣男在一起可以看作她自虐的手段。而现实社会中,像易遥一样生活在同样恶劣环境中的少女,她们会如何决定自己的人生呢?

她们或许会和命运抵抗,拼尽全力寻找希望与曙光。也可能与易遥一样,任凭自己堕入无边深渊,不加以任何抵抗。

郭敬明正是从最残酷的现实取材,同时佐以浮夸的戏剧表现手法,将这份悲伤最大限度地扩大。

郭敬明写早恋、怀孕、打胎这些题材是为了表现他的三观不正,暴露他的心理阴暗面吗?当然不是,相反,这些题材正是他揭露人性与社会阴暗面的表现手段。

书中被人诟病最多的是男女主的感情线,“男渣女贱”是最为人所不齿的,所以读者多次指责这部小说三观不正。现实生活中王子与灰姑娘的美好爱情童话并不多,屡见不鲜的反而是这类悲伤、世俗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齐铭这类“天之骄子”真的会选择易遥这种出生不好、脾性古怪的“叛逆少女”吗?相必个例是极少的,因为现实往往比你想象中残酷百倍。

有人担心书中传递出来的某些敏感话题会毒害下一代青少年,但这些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青少年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直面这些社会现象,并给后代正确的性教育和心理教育吗?

小说虽然过分夸大悲伤,文字也稍显矫情,充满浮夸色彩,但我并不认为《悲伤逆流成河》三观不正。只是它反映出的血淋淋的社会现实令人难以接受,所以大众将其视为“异类”,贴上“三观不正”的标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9-18

《悲伤逆流成河》三观不能说是不正,毕竟现实题材爱情小说就是要我们沉思些什么,不信我们来一起分析一波吧!

《悲伤逆流成河》是郭敬明2006年在《最小说》上发表的连载小说,作品讲述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易遥、齐铭在校园内外纠葛的成长故事。从小说的文笔和整体格调来看,语言细腻,格调深沉冷静,和郭敬明其他的作品大有不同。而且据统计,在小说出版上市十天销量便突破一百万册。可见是一本很受欢迎的书。

会有人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部讲述校园爱情、校园欺凌等非常敏感的词的书,但是却不足以严重到三观不正,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中国人的作品中暴力和性欲都是不被肯定的是避之不谈的话题,然而在这本书中却赤裸裸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所以一定会有人觉得是一本三观不正的书。

但是,这本书却更加让人看清楚社会和人性,现实的社会并不是理想中的社会,需要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来点醒我们的生活。因此这本书不能说是三观不正的作品。

第4个回答  2018-09-18

一部反应社会阴暗面的故事并不会被指责三观不正,比如韩国影片《韩公主》、《熔炉》等作品,同样是悲伤压抑贯穿整个故事,但是观众看完非常分得清光明与阴暗。但《悲伤逆流成河》就比较尴尬了,有的人觉得他反应了校园暴力、各种凌霸的青春阴暗面很真实,有的人觉得角色各种行为夸张阴暗三观不正。造成这样争议,个人觉得还是因为这部小说没有从反应现实角度去批判,更多的是为了书名中的“悲伤”二字来堆砌故事。

女主角几乎积聚了所有不公平的命运,不负责任的父亲堕落的母亲贫穷而缺少关爱的家庭让她受到家暴、缺乏安全感。在校园里,她又受到了校园暴力凌霸。在爱情上,男主不确定的性格又给她带来伤害。这样充满悲情的基调实在过于繁多了,如果是为了批判某个不良社会现象,真不应该一次性来这么多。这样一来,反而显得为悲伤而悲伤。

除了几个角色的积极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不敬畏,书中所体现的东西也很消极。面对挫折与不公待遇,所以人都选择了漠视,几乎没有人在反抗。一个所有人活在悲伤却不反抗的故事,真的很难有积极意义。但讲道理,这样的题材其实如果碰上高手编剧,改编得当也挺容易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