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父母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父母怎么改变自卑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首先一定要注意一个误区,那就是当孩子感到自卑不合群的时候,千万不能强迫他或者斥责他,这样会损伤他的自信心。如果我的孩子有与人交往胆怯的情况,比方在小区楼下的儿童游乐场,他不敢去玩,我会这样分好几步骤鼓励他:

1.绘声绘色地诱导。

我会问他喜不喜欢玩那一个公共滑梯,或者觉得那个滑梯怎么样,又带螺旋又好玩的样子形容一番。小朋友一般都会喜欢滑梯之类的设施,如果不喜欢,就用他喜欢的那一款。如果他产生了兴趣,我就可以带他到前面去玩滑梯,但是不强制他参与到小朋友们当中。

2.稳定的陪伴。

内向型小朋友在融入其他小朋友的过程当中,是不能够自己融入的,所以千万不要强迫他们。一定要在旁边耐心陪伴,给他安全感,使他能分离不焦虑,自由探索。

经常去某一个环境遇到熟悉的小朋友,我会主动和他们以及家长打招呼。让自己的孩子认为环境是轻松的愉快的。

而且他也会模仿大人的做法,在心里边暗暗的学会了如何打招呼,如何加入游戏。

 3.回家复盘。

晚上回家的时候给她描述今天下楼玩耍的整个过程,并且给予细节上的鼓励。比如表扬他今天和另外一个孩子互动良好,可以一同分享一个游乐设施。今天他表现的很大方,很有礼貌。

小朋友的自我意识都是在大人的鼓励和表扬中逐渐形成的,我们怎样看待他,他就怎样看待自己。

如果总是说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为什么这么畏畏缩缩,他便会认为原来自己是胆小的,是畏缩的。形成死结。

但如果家长表扬他今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很有进步,那他逐渐就会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和别人顺利交往,顺其自然地能够加入任何想玩的游戏。

我家大宝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现在不但能主动承担事情,还落落大方。虽然他依然是内向型,却体现出一派成熟稳重。所以内向型小孩引导得当,是不会自卑的,反而会特别受欢迎。

第2个回答  2017-11-25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不再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总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因而产生多种消极情绪。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
身体、生理的原因。事实证明,经常生病的孩子往往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孩子的体力、身高、相貌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才智、能力的原因。有的孩子会因反应不如人家灵敏,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好,或者特长不如别人多而产生自卑。特别是有的人经过努力后,成绩还是不见提高,便可能陷入自卑之中。
社会、家庭的原因。专家认为,贫穷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大敌.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贫穷家庭的孩子则不得不节衣缩食,事事算计,那么家境贫穷的儿童和同龄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则更容易胆怯、退缩和信心不足。除此之外,家庭破碎、父母态度粗暴、缺乏民主,也常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自卑的孩子在心里给自己已经下了结论:我不如别人。他用美貌、聪明或者其他特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且,自卑感使孩子时刻警惕外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孩子对事情的感受力就和别人有很大不同。这种孩子对任何批评都极度反感,甚至最温和的言论也被看做是个人攻击。他们表现得过分敏感和过分防备,就好像必须不断保卫自己才行,甚至过度赞扬的话也不能接受,因为他怀疑别人赞扬的动机或认为自己根本不配受到赞扬。这些孩子认为自己不像别人那么聪明、吸引人、活泼、幽默等,对凡是涉及自己的言论都会有过度反应,而且对其他一些平常的事也会计较。生理上与其他孩子有明显不同的孩子更容易受伤害。他们比别人更重视这些不同,总认为别人在取笑、嘲弄自己。这些不同包括矮、高、胖、瘦、某个部位大(鼻子、耳朵等)、残疾等等。
自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或不如别人的,这是错误的开始,然后被迫保护受创的自我,以免受到更多的伤害。因此,“谨慎”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他们不在情感上冒任何不必要的险,不主动跟人交谈,不在众人面前说话,不参加比赛,被同伴笑话时甚至不为自己的尊严辩护。他们认为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说。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用忍耐的态度来对付内心的自卑感。
但是,这样的心理往往不容易被承认和了解。比如大部分班级里都可以找到几个觉得自己很失败的孩子,他们在小学阶段,年复一年安静地坐在位子上,脑子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同学们都认为他们“害羞”或“安静”,却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感受。
周围人对这样的孩子有两种很大的误解:一种是因为他们安静、很少说话、反应冷淡,常被误以为自大、傲慢,其实他们非常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种是,因为很少说话,别人就以为他不太动脑筋。其实正好相反,这类孩子跟大家一样,也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但他从小就学会沉默,觉得这才是最安全的防卫。这种做法常为男孩子带来不好的后果,使他们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种表面退缩的孩子的关心,应该要多于时常闯祸打架的孩子。这两种极端的孩子都很需要大人的帮助,但退缩者往往较少得到帮助,因为他不会干扰别人,很配合老师,也尽量避免和同学起冲突。这样的态度使大人误以为他没有问题,而忽略他负面的自我形象逐渐定型,而且难以扭转回来。
要做个好父母,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分享孩子的看法、感受和期盼。而整个亲子关系成功与否,大部分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足够的洞察力。对于孩子的自卑心理,引导是极为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长相有俊丑,各种条件都是很难改变的。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使每个人都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这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河北有一位行医的老太太,留下很有名的一句话:“针过去了,线也要过去,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这句话简单朴素,却很深刻。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就可能任孩子由自卑心理发展下去酿成悲剧。
人是靠优点活着的,也可以说自信支撑着人。可是我们父母和老师常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生活在弱点里,如同生活在走不出的沼泽地里。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总是会拿另一个学生做参照,父母更喜欢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父母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其实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觉得更自卑。您觉得如何防止孩子因为自卑心理而发生悲剧呢?
我的教育建议是:首先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欣赏自己,用自信逐步取代自卑。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二是父母应当多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为孩子的成功喝彩。三是经常让孩子讲讲自己的烦恼。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父母不能因此视而不见,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孩子,因为自卑的产生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听听孩子一天碰到了什么烦心事,就能在第一时间里对孩子的烦恼加以引导和化解,最大可能地避免孩子因自卑程度过深而导致遗憾和发生悲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25
多鼓励孩子
第4个回答  2017-11-25
不能再打骂他了。
要更加爱护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