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区地质概况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全为昆阳群迤纳厂组(相当于昆阳群因民组),主要出露二、三段,其中昆阳群迤纳厂组第二段下层之为黑云母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板岩、灰岩,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层,厚度大于70m。矿区外围零星分布有震旦系、寒武系、侏罗系等(图2-5)。
2.构造
矿区处于核桃箐逆冲断层西侧。核桃箐逆冲断层是滇中巨大的北东向因民—大尖山断裂的派生体,倾向南东,倾角60°~80°,该断层南东盘为因民组、落雪组等,外围为莲花箐、花箐等小型贫铜矿作线状排列。断层北西盘(下盘)为一向西倾伏的东西向复式背斜构造;复式背斜北翼岩层产状较缓,在复式背斜轴部及断层复合处次级褶曲发育,南冀产状较陡;复式背斜由北向南依次为大宝山背斜、弯子向斜、村南背斜。
在复式背斜轴部及断层复合处,出现由昆阳群上亚群以因民组—落雪组—鹅头厂组为主的刺穿体(或脆性变形的楔状冲断体),被刺穿的上覆地层主要是震旦系、寒武系。矿区内最主要的4个刺穿构造是:大宝山刺穿构造、东方红刺穿构造、下狮子口刺穿构造、打厂岭干刺穿构造(图版2-7,2-8)。各刺穿构造都是聚集铜铁矿体的重要场所。
3.侵入岩
矿区岩浆岩比较复杂,但岩体规模甚小,按形成先后分三期。
(1)元古宙的斑岩、次火山岩及脉岩
中酸性斑岩形成稍早,包括浅灰色斜长斑岩。斑状、杏仁状结构,粗面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副矿物有磁铁矿、金红石、氟碳铈铜矿、磷钇钙矿。常见磷灰石化、稀土矿化。
浅灰色石英二长斑岩:以斜长石、钾长石为斑晶,次为石英。副矿物有磁铁矿、电气石、锆石,常绢云母化。
浅红色石英斜长斑岩:斑晶为斜长石、钾长石,基质为钠长石、石英。副矿物有赤铁矿。
浅灰色石英斑岩:石英体积分数达30%~35%,次为钠长石,黑云母均已绢云母化。
基性次火山岩,常随地层同步褶皱,其中黑云母化变次辉绿岩又稍早于角闪石化变次辉绿岩,呈岩床产出。落雪组铜矿床常见铜铁矿化。
图2-5 武定迤纳厂铜铁矿床区域地质图
1—侏罗系;2—寒武系页岩;3—震旦系灯影灰岩;4—上昆阳群铁质砂板岩;5—上昆阳群薄层至厚状石英砂岩;6~12—中昆阳群迤纳厂组:6—中厚层白云岩;7—杂色黑云母斑点板岩;8—薄层状含硅质石灰岩及泥灰岩;9—含红柱石板岩;10—中厚层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11—含红柱石及石榴子石片岩;12—厚层状硅质细纹白云岩;13—绿汁江组白云岩;14—鹅头厂组板岩;15—落雪组含铜白云岩;16—因民组紫色层及角砾岩;17—辉绿岩;18—不整合界线;19—刺穿体;20—灌入角砾岩;21—含铜磁铁矿体;22—赤铁矿体;23—地层界线;24—断层/逆冲断层
上述两类变辉绿岩化学分析含w(Te2O3)为0.01%、w(Nb2O3)为0.008%。光谱分析的w(Nb)为0.002%~0.005%、w(Y)为0.001%~0.005%、w(Yb)为0.0001%~0.0005%。岩石化学以富钠为特征,且w(K2O+Na2O)>5%,且w(Na2O)w(K2O);a、c>4,偏碱性;m、f值为0.4~1.5,富含铁质。
各类脉岩有钠长细晶岩、含金红石钠长岩、钠长岩、含金红石长英岩、细晶岩等。
(2)晋宁期辉长岩、辉绿岩
呈岩脉、岩床产出,侵入于昆阳群下亚群的因民组—鹅头厂组中。
(3)燕山期辉绿岩
呈岩墙产出,辉绿结构、粗玄结构,少数呈斑状构造。组成矿物:普通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副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黑云母。
4.火山岩
底辟构造(或楔状冲断体)的因民组中常有一套变质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其岩性有钠长黑云片岩、黑云片岩、石榴黑云片岩、强碳酸盐化含屑凝灰岩等。石榴黑云片岩中常见铜铁矿体。
比较特殊的是矿区有一类火山角砾岩,空间上与前述次火山岩伴随,成因上属潜火山爆破角砾岩或次火山爆发角砾岩。呈岩筒、岩墙、岩枝或不规则状沿断裂及刺穿体产出。岩屑成分十分复杂,含有深源带来的岩块,近地崩落的变质岩角砾,各类次火山岩、斑岩、脉岩等。角砾大小悬殊,从数毫米至10余厘米。角砾形态复杂,混杂次棱角状、半棱圆状细碎物。重结晶的石英、白云石、方解石、白云母、绢云母等较多。常见块状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化。这类火成角砾岩构造变形强烈,多为韧脆性。
(二)矿床特征
1.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迤纳厂矿区共有8个矿段。其中大宝山、辣椒矿、东部矿3个矿段分布于东部,称东矿带;下狮子口、八层矿、东方红、过水沟、洒卡拉5个矿段分布于西部,称西矿带。2个矿带展布长4.5km,宽1~1.7km。
各段矿体均赋存于因民组中上部。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呈整合接触,其部位距因民组与落雪组的分界线约20m。其中,东矿带主要产于大宝山背斜构造内,西矿带主要产于向斜构造或单斜构造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共58个矿体,一般长400~700m,最长>1000m,厚3.93~4.31m,宽200m。平均含铜0.85%~0.97%,含铁41.93%~44.53%。矿体沿走向和倾斜有膨缩、分支、复合现象。产于背斜轴部的矿体,两翼产状陡(图2-6),产于向斜和单斜的矿体,产状平缓。所有矿体的宽度不大,长宽比约4∶1。矿层结构简单,东矿带一般为单层矿,少数为2层矿:西矿带一般为2层矿,少数为3层矿。
2.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可分铜铁共生矿石、单一铜矿石两类,两者均有原生带、氧化带的区别。单一铜矿石,又可分为含铜白云岩矿石、含铜片岩(板岩)矿石。铜铁共生矿石又分为块状矿石、条纹条带状矿石、浸染状矿石3种,前两种为高炉富矿,后一种为贫矿。
矿区矿石矿物成分复杂,计有40多种。主要铁矿物有:磁铁矿(图版2-9)、铁碳酸盐岩(锰钙镁菱铁矿、含镁铁白云石、铁白云石等)。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次要矿物有:黄铁矿、辉钼矿、辉钴矿、毒砂、斑铜矿、锐钛矿、辉铬矿、镜铁矿、方铅矿。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磷灰石、萤石、石英、铁黑云母、铁铝榴石、透闪石、透辉石、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伴生稀有稀土矿物有:氟碳铈镧矿、独居石、褐帘石、含稀土磷灰石、铌铁矿。铁的氧化矿物有:磁赤铁矿、假象赤铁矿、褐铁矿、赤铁矿(图版2-10)、纤铁矿、针铁矿。铜的氧化物有:蓝铜矿、次生辉铜矿、磷铜矿、孔雀石、橄榄铜矿。
磁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自形晶粒度0.01~4mm,细而均匀。在铜铁矿石中呈致密状、纹带状及侵染状分布,少数呈角砾状,角砾一般在1cm以下,在顶底板及其他岩石中有少量变晶产出,粒度0.1~1e m,其中有石英包裹体。
图2-6 武定迤纳厂大宝山矿段23号剖面图
菱铁矿:以粒状聚集,组成块状,有的与磁铁矿呈互层,菱铁矿层有的厚达19mm,一般粒度为0.02~0.2mm,常夹有石英、萤石,少量菱铁矿在石英中呈小包裹体,菱铁矿中也有石英、磁铁矿包体,菱铁矿块中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要嵌布物。
铁白云石及含铁白云石:呈他形—半自形,粒度0.01~3mm,一般为0.1~0.2mm。微含铁白云石,其中粒度为0.01~6mm,以上矿物在矿石中分布广泛。
黄铜矿:各类矿石中均有分布,体积分数变化大,由0.1%~1.5%,在铜铁矿石中以星散状、均匀或不均匀分布.有的呈断续层纹状分布,部分呈细脉(图版2-11),一般粒度0.005~0.2mm,在脉体中个别达1.5cm;部分有叶片双晶,一般形成于磁铁矿、菱铁矿、铁白云石、石英间。在氧化带中,黄铜矿被氧化常形成蓝铜矿、孔雀石、硫酸铜矿物等。
3.矿石结构构造
主要为他形、自形晶粒结构,并常见交代结构、变斑状结构。
矿石构造有块状、条纹条带状、浸染状。其中条纹条带状构造(有4种方式:磁铁矿—菱铁矿、石英分别定向成条带;黄铁矿—黄铜矿在矿石中沿层成条纹条带;铁矿物与萤石—磷灰石等分别构成条带;纤柱状矿物(透闪石)与金属矿物分别沿层相间)。
4.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的化学成分与矿石类型有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铜铁矿石
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经光谱分析查定矿区矿石所含元素有31种(表2-8),质量分数在1%以上的有3种,分别是Si、Fe、Ca,其余均在1%以下到微量的范畴,有用组分是Fe,次为Cu,伴生有益元素有稀土(TR2O3)、铌(Nb)、钴(Co)、钼(Mo)、硒(Se)、碲(Te)、银(Ag)等。有害元素有镁(Mg)、砷(As)。
表2-8 迤纳厂矿区铜铁矿石及含铜片岩光谱分析成果
铜铁矿石中是铜铁共生,均达工业品位要求。全矿区铁平均品位41.93%,铜平均品位0.97%,组合分析结果全铁和可溶铁的品位相当,硅酸铁质量分数低,硅酸铁质量分数为1.23%~1.68%。
矿石中有害成分磷和硫较高,原生硫化矿石含硫1.03%~1.94%,地表氧化矿石硫流失后,质量分数较低。硫主要是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石中含磷0.32%~0.42%,主要呈磷灰石产出。矿石中含氟较高,但质量分数变化大,0.04%~3.21%,主要呈萤石出现。其他有害元素铅、锌、砷等质量分数不高,未超过高炉富铁矿的工业指标要求。
(2)含铜片岩型矿石
光谱分析结果与铜铁矿石相近,但缺P、As元素,而Mg、Al、Na、Ca、Si、V比前者增高.Fe明显减少。
化学全分析还查出:w(Li2O)(0.01%~0.04%),w(Rb2O)(0.01%~0.06%),w(CS2)(≤0.01%),Li、Rb有利用价值。
(3)铁矿石
其化学成分与铜铁矿石相似,其中缺铜或铜不够工业品位,故为单铁矿石。它显示出硫化物少,伴生稀土及稀有元素含量偏低,该类矿石相对经济。
5.近矿围岩蚀变
矿区蚀变强烈,与变质作用叠加在一起,种类较多。
角岩化:是最具标志的近矿蚀变。由基性火山岩或凝灰岩受热变质而成。
角岩为粗大石榴子石钠长黑云母角岩、黑云母石榴子石角岩及石榴子石黑云母角岩。角岩带宽窄(0.2~10m)不等,尤以西矿带最发育。
钠化:常出现于矿层顶底板。当矿石出现钠长石时,含铈磷灰石特别富集,晶体粗大,并有氟碳铈镧矿条带。
磷灰石化:分布广,早期为白色,自形晶粒;中后期为绿黑色、浅红色粗晶。后期与稀土矿物共生,尤以浅红色者稀土富达2.64%,构成含铈磷灰石。
萤石化:发育在矿石中。早期萤石无色,中、后期为紫色、紫黑色并与稀土矿物共生。
金云母化:当近矿围岩为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时,除岩石重结晶并有铁铝榴石出现外,还出现金云母化。
硅化及碳酸盐化:分布广。早期与铁矿物共生,中期与硫化物有关。
菱铁矿化:与磁铁矿、硫化物组成矿石。第一阶段与硫铁矿、白云石、石英、磷灰石共生;第二阶段与磁铁矿、萤石、磷灰石、透闪石、透辉石共生;第三阶段与独居石、氟碳铈镧矿、铈磷灰石、萤石、钠长石共生;第四阶段与硫化物共生,并呈细脉。
6.共(伴)生矿产
全矿区伴生矿产主要有稀土、铌钽、钴、钼、硒、银等。
稀土矿物:稀土矿物在矿床中一般质量分数为0.14%~0.20%,且以轻稀土(铈、镧)为主,重稀土(钇、镱)次之。稀土独立矿物主要为氟碳铈镧矿、独居石、褐帘石,同时伴生在萤石、磷灰石中。稀土含量在不同矿石类型、矿石结构中有明显差异,当脉石矿物以萤石、磷灰石为主时,稀土含量高。从角砾状磁铁矿到粗粒脉状磁铁矿再到浸染状磁铁矿稀土含量增高。其中,东方红矿段组合分析品位:w(TR2O3)为0.008%~0.503%,平均为0.145%;w(Nb2O5)为0.007%~0.073%,平均为0.020%;w(Co)为0.009%~0.026%,平均为0.012%;w(Mo)为0.017%~0.037%,平均为0.022%;w(Se)为0.0002%~0.0012%,平均为0.0006%;w(S)为1.73%~2.37%,平均为2.03%,w(Ag)为(1.0~7.40)×10-6,平均2.36×10-6。大宝山矿段组合分析品位:w(TR2O3)为0.013%~0.095%,平均为0.054%;w(Nb2O5)为0.004%~0.010%,平均为0.006%;w(Co)为0.005%~0.025%,平均为0.006%;w(Mo)为0.010%~0.023%,平均为0.015%;w(Se)为0.0001%~0.0008%,平均为0.0003%;w(S)为0.46%~1.50%,平均为1.08%;w(Ag)为(2.25~4.30)×10-6,平均为2.50×10-6。大宝山、东方红、撒干拉3个矿段探获稀土12425.78t、铌1308.22t、钴659.33t、钼1313.02t、硫80249.01t、硒21.85t、银8.44t。
铌钽一般在矿石中质量分数Nb2O3为0.01%~0.02%,Ta2O5为0.002%~0.107%。未见独立矿物,在金红石、独居石、透闪石中质量分数较高(≥0.1%),磁铁矿、褐铁矿次之(≥0.01%);在近矿围岩黑云母中也有显示,w(Nb2O3)为0.0035%,u(Ta2O5)为0.000%~0.0001%。
钼质量分数为0.007%~0.15%,一般0.02%左右,主要为辉钼矿。在黄铜矿和黄铁矿中也有显示。
钴质量分数为0.007%~0.01%,主要为辉钴矿。并赋存在黄铁矿,毒砂中,黄铜矿中也有显示,但含量较低。
锰在原生矿中质量分数为0.27%~4.04%,未见独立矿物,主要是类质同象存在于磁铁矿和含铁碳酸盐岩中。氧化带中有沼锰矿和偏锰酸矿。
硒、银:未见独立矿物,主要呈类质同象存在于硫化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