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肉夹馍的故事(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第一次认识肉夹馍,是在武汉念大学的时候,华师南门空司门口那条街(已忘了名字),路口有人推着三轮车,地上一个大炉子烤馍,三轮车上两口大锅咕嘟咕嘟加热着两锅肉,一锅瘦肉一锅五花肉,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学生)会被香喷喷的肉味吸引。

很惭愧,大学同屋室友--我们是一群纯吃货,别宿舍女生忙着爱美谈恋爱,我们六人共同兴趣爱好就是团体觅食,需求是好吃又便宜。丁颖家住空司,深谙家门口那条街有些啥,也是她带我们几个湖北内陆的土鳖第一次认识了肉夹馍,那是2001年,肉夹馍1.5元一个,老板会让饼趴着横向从中剖开那个碗口大的饼,会问你要肥点的肉还是瘦点的,第一次丁颖告诉我们得要肥瘦相间的(就是五花肉了),”全肥太腻,全瘦太柴,不肥不瘦刚刚好”,她会很有经验的告诉我们,老板将几块五花肉从锅里捞出来剁碎,用刀铲起来夹进饼里,还不忘用勺子浇一勺肉汤,然后用塑料袋从饼底部包起来到一半,递过来,馋鬼如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递上一块五,迫不及待接过饼咬一口,饼脆脆的,肉香香的,那时候就心里佩服陕西人咋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回老家还像讲新鲜事一样跟奶奶讲面食里有一个叫”肉夹馍”的美食真是太好吃了,奶奶说那用馒头夹肉也是可以的吧?或者烙小的锅盔饼,煮一点肉,就可以夹了,应该也可以夹别的,夹点菜也是可以的,于是,奶奶在假期里就帮我做了这些她举一反三的肉夹馍,菜夹馍(饼),味道虽不同,也都很美味~当之后有机会走上西安街头,竟发现奶奶想象出的在西安街头到处都是~ 之后到了上海工作,由于手头宽裕些和社会进步了,再没见过街头巷尾三轮车上烹饪的肉夹馍,在饭店吃的肉夹馍也随着外表看起来高大上的级别,馍越来越小,价格却是已经涨至两位数一个 ,精致的盘子里装着用干净的纸包着已经切成1/2或1/4的肉夹馍,却没有了迫不及待要来一口的兴致,不慌不忙可能还有点优雅的咬一口,味道还行,然后放下,或许不会再吃一口,或因为思想里不要浪费食物的观念根深蒂固,或勉强吃掉,或打包回家,原因只是不应该浪费,却跟好吃无关。思念2001那年的肉夹馍和一起吃肉夹馍的姑娘们,想念最亲爱的奶奶和好想有机会再吃奶奶味道的一切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