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 历史 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下面是我分享的
太平天国运动的利与弊,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利与弊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发展有弊的表现:太平天国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太平天国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太平天国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近代化进程。3、太平天国实行的政策是社会倒退,更加剧了历史的沉沦。
二、太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发展有利的体现:1、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2、是
辛亥革命的 成功 明灯与火种;3、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4、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
广西省和湖南省的崛起;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西化的“催化剂”;6、太平天国运动使世人领略到了华南边陲的人们的力量,不论是客家人还是壮人,都令世界为之一惊。这些边缘势力人群,让主流人群汗颜;7、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世界 政治 势力的版图。大清帝国从此日落西山,古老的东方帝国从此让位于新兴的大国,而日本也剩机崛起。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中国历史,无论好的方面,还是负面的,都对中国、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不能简单概括为“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只能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宣布建立太平天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结束。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就是天京的陷落。因为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消灭,同时一个国家的都城被攻陷,一般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覆灭。
太平天国运动在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元气大伤,从此逐渐的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太平天国的力量逐渐的被削弱。太平军的主力部队疲于应付湘军对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进攻,可以说已经完全的出于被动防守的态势。
1864年3月清军攻占杭州,浙江全省基本上也被清军控制。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则逐一占领了天京城外的要点,对天京形成合围。苏州被清军占领之后,李秀成来到天京,建议
洪秀全“让城别走”,遭到洪秀全的拒绝,于是太平军不得不布置死守。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幼天王洪天贵福登基为王。1864年7月19日,湘军将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轰塌10余丈,攻入天京,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破城而入,城内的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人投降。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虽然分散在长江南北各个战场上的数十万太平军,仍英勇顽强地抗击清军的进攻,但是毕竟都城已经被攻陷,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都是各自为战,迟早被清军各个击破的命运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就是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猜你感 兴趣 :
1.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 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评价
3.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 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6. 太平天国运动和
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