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学?

如题所述

中医学,亦称汉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且至今已有过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相比较时,其常被归入传统医学的范畴。因此,现今世界上的中医学的发展目标,多是追求自身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跌打、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受到西方冲击后,大多认为中医是充满偏方与迷信的医学,但上个世纪50年代,中医开始引进西医的研究系统,并且透过对疗程的原理的科学性分析,重新解释中医,而这样系统化的整理、导入西方生物、分子医学等概念成就了现代中医,从空虚的阴阳调和概念,改变为着重学理基础。
在国际上中医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部分,引起医学界的兴趣,有学者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针灸对痛证、神经性疾病疗效非常显著。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认为,只有部分的传统药学包含针灸和草药在临床实验里得到比较有力的结果支持其功效,其他传统疗程与草药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不能忽视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的风险,乃至于偷猎保育类药材,而且生物体内的麻醉剂、毒素积累近年来被逐渐发现,被证明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以至于致人于死的案例多次上演,也因为本身就是地下经济,存在冒充假药获取暴利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WHO世界卫生大会将于2019年推出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并首次将中医传统医学纳入其中。此举意味着中医在全球或跻身主流疗法,而非仅仅作为手术、放射治疗等准备疗法之外的补充疗法。 全球医学纲要又称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在全球范围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以上取自wiki百科,本人觉得中医是门经验医学,古人正确的经验对现代人同样有用,但也有不正确的经验需要科学改正。唯有严谨才能造福病人,国家很难管理那些江湖骗子,所以才导致今天的局面,所以更需要我们正确得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一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2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属于在科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的“天人合一”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具备整体观念的特色,它就不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医学,具备了整体观念若是还不具备动态的性质,那么,这种理论仍然没有完全把握到中医学的真谛。所以,尽管中医学早已意识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色,但现有的中医学,除了《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几乎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脏腑的阴阳气化规律、沟通与天地阴阳气化规律联系,又能揭示疾病的证侯规律的理论体系。 比如说中医学有从整体观念角度形成的“正气与邪气是构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说这应该是中医确定病名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其几乎丧失了阴阳五行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与“证因”的区别与联系,意识到“病”和“证”是构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与“证因”混为一谈,甚至最后连病证症这些分别处于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也混淆了。如是,其所谓的辨证论治其实是一种以“证”或“症”代病的不伦不类的混血儿,这也是在西医学强势碾压下,中医药学在大范围内不能真正显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的症结所在。
第2个回答  2022-11-02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