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里,徐庶与刘备告别前,特意拍马而回,不是回心转意,而是推荐自称“卧龙先生”的绝代奇才诸葛亮,在刘备面前夸赞孔明的才气之高,不但自己比不上,就连管仲、乐毅也比不上。

刘备听后,立马就带着两个小弟去卧龙岗求诸葛亮出山,也就是传说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这演义里,写了一顾、二顾、三顾茅庐的详细过程,情节非常精彩,可谓引人入胜。当然,也说明了刘备一方面求贤若渴,一方面求贤遇到了些许困难。




比如一顾茅庐时,刘备敲门后见到的是童子,而孔明出门了,就在回来路上遇上了孔明的好友崔州平,随意交谈了几句。崔州平就预言了天下大势已定,请孔明出山扭转乾坤,是徒费心力的。张飞看不过眼,就批评崔州平是腐儒。

刘备二顾茅庐时,书中又安插了一些情节,比如酒店二人对饮唱歌、孔明的弟弟诸葛均在草堂上唱歌、岳父骑驴吟诵《梁父吟》,仿佛卧龙岗是一个人间仙境一般,不是一般人待的地方。虽然每次刘备看到有人,就心心念着“此真卧龙也”,不过每次都扑空。



到三顾茅庐时,刘备见孔明在午睡,就在孔明家门外站立了几个时辰,方才见到传说中的“卧龙先生”。由此可见,在当时要想求一名有才能、有名气的贤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作为军阀领导者,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和耐心,或许能打动对方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我们这里重点讨论,为何当时人才是那么地难得?我觉得有三方面难处。

难处之一,是贤者独善其身,躲避乱世。诸葛亮、崔州平等人甘愿在山林做一名隐士,白天耕作、夜里读书,无非就为了躲避乱世、求得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像诸葛亮《出师表》里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出了在农村时候的内心想法。

曹操的诗作里,也可以想见当时战乱给百姓带来了妻离子散、痛苦不堪的生活,比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说明了当时人们渴望和平安安定的生活,也说明了战争的残酷、血腥,才造成了不少饱读诗书的人放弃了理想、抱负,转向山林求一片安静快乐的天地。



难处之二,是人口大量减少、南北分布不均造成的人才稀少可贵。

首先,连年战争,不仅使百姓流离失所,庄稼荒废,人口减少,还使得不少文人谋士因政治牵连、军事迫害而丧命,就连日常的读书教育都很难维持,那么当时能培养多少读书人,其中又能培养出多少个像荀彧、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答案是少之又少,如同海底捞针一般。



其次,当时的南北人口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北方的人口总是要远远多于南方,而刘备恰恰处于南方的襄阳,能找到马良、徐庶这样的人才实属不易,况且诸葛亮一家是从山东避难迁徙而来,所以能发生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上天对刘备的眷顾。

难处之三,在于曹操、孙权几乎网罗了天下大部分的人才,对刘备来说所剩无几。

曹操自创业起就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先是招揽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后来又聘用了司马懿、崔琰等人,可谓星光璀璨,人才济济。而孙权也不甘示弱,从张昭、张紘、顾雍等文臣,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武将,都是一代接一代,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源源不断。



反观刘备,从创业初到三顾茅庐,一直是关羽、张飞、赵飞跟着,而文臣孙乾、简雍能力一般、才能更一般,根本就不是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当然还零星闪过像徐庶这样的贤士。

所以,刘备也有自知之明,当前最紧要的头等大事,就是上门求贤,死皮赖脸地求得高人帮助。结果,也如他所愿,孔明来了后,刘备如鱼得水,从此开启辉煌的人生阶段,直至自封“汉中王”,达到人生巅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0
三顾茅庐的故事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第2个回答  2021-02-09
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三顾茅庐的故事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尤其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