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有位妈妈说,自己家孩子现在5岁多,有时候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思考一下: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你的态度是怎样的?孩子的负面情绪会激起你什么样的情绪?

理解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前提。



有过很多的父母提及类似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有同样的经历和困惑。比如,看到孩子发脾气哭的时候,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能哭呢? 还这么乱发脾气,就见不得孩子不开心的样子,想尽快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那时候,父母的情绪也是非常的焦虑。

当我们不允许孩子表达他的负面情绪,自己也焦虑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

我们要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一个正确客观的看待,因为任何的负面情绪都有它的正向意义。

同时,孩子很可能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他的背后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在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之前,我们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养育孩子,除了父母这个角色之外,我们可能还是职场员工,需要面对工作的压力,人际的交往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变化。



当我们在面对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的情绪是不是稳定的。同时在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也有可能引发我们的焦虑。此时我们要觉察,是什么原因引发我们的焦虑?我们在担心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觉察,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到孩子,起到抱持和接纳的功能。

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发展心智化的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可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会进行反思,就是既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又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都是情感能力的发展,而这部分的发展,正是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习得的。

所以,当父母在面对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就是允许孩子表达他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抱着他,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的感受,并帮助他给情绪命名。这就是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心智化能力,用语言表达出他的感受。



很多成年人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知道自己很难受,但就是说不出来,要么自己生闷气,要么用行为表达,甚至用躯体表达。

例如,有人会在亲密关系中冷战,有人会借酒消愁或疯狂购物,有的甚至会让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症状等等。

为什么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里面有文化的原因,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习得这种能力。我们父母没有习得这种能力,是因为条件受限,而我们这一代有机会也有条件去学习。

如果我们能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懂他的、理解他的,和他在一起的。这样一来,孩子也会学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其次,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可以跟孩子再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再针对问题做一个探讨,询问孩子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甚至可以在过程中鼓励他,看看还有没有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启发孩子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父母在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的过程,会慢慢提高孩子的情感调节能力,发展孩子的心智化。

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有情绪时往往进行的总是说教,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是听不进任何说教的。

我们的大脑有分三个层面,分别是理性脑、情绪脑、本能脑。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我们拥有前额叶这个部分的皮质脑,也就是理性脑。但是,当我们处于情绪之中,也就是第二层的情绪脑的话,第三层理智脑是打不开的。

所以我们首要的是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当孩子情绪处理好之后,我们才能面对问题的解决。父母说的一些话,孩子才有可能听得进去。

当父母帮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后,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这个部分内化进来。慢慢的,孩子就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能区分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哪些是他人的情绪。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知道后马上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觉察,去练习、去改变。因为父母也是常人,父母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与孩子做好沟通。

所以,父母想要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也要不断的学习,这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候,作为家长不能一样和孩子负面情绪。而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转向积极方向,小孩子耍脾气很正常,作为父母不能因为这个而教训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负面。
第2个回答  2021-01-15
首先要避免用自己的负面情绪去批评教育孩子,其次要做的是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再好好与孩子沟通,切记不可使孩子发生过激的行为造成生命危险等,最后再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01-15
第一不能吼叫式教育,这样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第二要注意孩子的自尊问题,不要对他的自尊心产生伤害,造成心理阴影。第三,家长在教育式时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然后再告诉他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