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拖延症,看看聪明的父母如何应对,帮助孩子告别拖延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小时候,总认为假期很漫长,对于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也是一拖再拖,每次都等到最后两天才完成,赶作业的辛苦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体验过的;长大后,总觉得长夜漫漫,因此,常常会因为 刷剧、打 游戏 而熬到了通宵,却还忘了熬夜后的精神恍惚。 所以,就有许多人,只为了满足当下的一些快乐,而忽视了自己之后的感受。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就成了现代人的一些常态,尤其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也越来越普遍,当家长让孩子干一个活的时候,他就总是拖延,例如:当妈妈让孩子整理房间时,孩子嘴里回复着“嗯”,手头上却还在玩着手机,要么就是看着电视;当让孩子帮家长干点儿活时,还是一句 “等等”。

渐渐地,现在的孩子,即使被父母叫去游乐园或者去外面吃饭的时候,都只会说等等,无论心里是想做还是不想做,都会抱着拖一拖、等一等的想法。

· 缺乏时间观念

缺乏时间观念已经成为许多孩子较为突出的特点, 对于时间,在孩子的头脑中是没有一定的概念的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只是自己知道要完成某件事情,但却没有想到拖延的后果,而且也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比如,像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 ,整个过程都让家长脑子疼 ,不但喜欢赖床,而且还要紧追屁股地催促他不要迟到,但他眼神还不舍得从电视或者手机上离开,这些让家长头疼和生气的行为,其实就是 因为他们没有具体的时间观念。

· 家长要求太严格

在日常生活中,当家长对 于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行为规范的要求太苛刻或者太严格的时候,同时还要求孩子必须接受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因为孩子小,也不懂或者不敢去反抗,等到孩子到了合适的年龄,有了一些自主意识过后,这个时候,他们也渐渐开始对家长的一些行为有了反抗和应付,所以想通过拖延来反抗家长。

· 不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之所以有拖延,可能大部分原因在于, 自己对这件事情压根不感兴趣,要么自己不想做,要么被父母强迫去做, 所以孩子在这一方面就会表现出拖延。

而对于家长的反复命令,孩子才会选择要么装作没听到要么就是拖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家长催促,直到家长失去了耐心。

习惯性拖延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当人们选择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一些诱惑或者大脑内部生成的一些惰性,形成一种拖延 ,而且一旦这种问题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往往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这也就是俗称的“拖延症”。那么一般这种拖延症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事情太多,或者计划太多

可以问问现在的成年人,当遇到事情太多、时间太紧的时候,是不是就会 形成心身的一种疲惫感,还没开始做呢就感觉做不完了,然后对于有拖延症的人来说也做不完。

其次,计划安排不合理

一般人们总是喜欢在做事情的时候将事情先制定好计划再去做,比如:把事情分为先易后难、先少后多,然而当又少又简单的事情做完以后,再来面对之后的任务时,几乎早就精力全无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患有拖延症的人也可能是第一时间想不到怎么去解决,而是拖延,再来慢慢想办法。

最后,总认为时间很多

其实对于拖延症的人来说,他们 习惯了拖延,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 ,所以对事情就以不紧不慢的态度来应对,导致最后一拖再拖。那 么,有家长发现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呢?

1.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拖拉,做事情老是拖延, 其实就是没有时间观念“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 道时间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拖拖拉拉只会耽误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很重要,从孩子从小抓起,让他知道时间如果没有被好好利用就会被浪费。

2.明确好孩子的目标

很多时候孩子总想以各种理由来拖延, 其实就是孩子心里没有一定的目标, 对一件事情的 完成没有明确的概念 。比如: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让他自己完成作业,很多时候孩子就是拖延,在学习上整天都是不学无术的样子,不能说他们完全不努力,只是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培养孩子的担当能力

记得看到一篇关于一位清华大学妈妈带孩子的文章,她很早便让孩子把衣服穿好带他去游乐园去玩,然而,等过了半天孩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妈妈只是对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今天我们本来要去游乐园玩的,但是你一直拖延时间,导致我们现在去不了了,你也玩不了了,所以这个后果你得自己承担”。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特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关系,这位清 华大学的家长就利用了很好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拖延的后果,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4. 家长给孩子做好表率

作为成年人,拖延症虽说是常见的行为习惯,也都是现在见怪不怪了的,但是既然有了孩子,那么 作为家长的就应该给孩子做好表率,起好带头作用, 孩子在模仿家长的时候,也能将这一优点传承和发扬,对于孩子以后生活以及后期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家长也 应当给予孩子鼓励,称赞孩子不拖延的行为,让孩子得到鼓励再接再厉。

【笔者寄语】:

其实非拖延症原本并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拖延者,然而在程度上会有所不同。一部分人可能与截止日期保持着良心关系,但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及时行乐也并非就能体现真正的快乐,但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就应该另当别论。

所以,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花时间好好去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去拖延?导致我们一直拖延的原因有哪些?能不能不拖延? 因为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拖延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也要学着去改变这一拖延症,以免以后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