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读后感

如题所述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警世通言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1

  第一次知道日本战国时期三大军师之一的山本勘助,是在看了《冢原卜传》之后,士为知己者死——风林火山读后感。巧的是我所借的《风林火山》就是以他为主人公的一本小说。

  记得在几年前就知道有一部时代剧叫这个名字,因为是战争片所以没兴趣看。这次看到有同名小说,就借了。没想到,只看了第一章就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花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阅读完毕,终于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阅读感受。

  井上靖老先生对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相当传神,我仿佛跟着作者的文笔,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跟随着书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相貌奇丑,身材矮小的浪人武士,虽然他才学出众,足智多谋,武艺高强,就是因为其甚为怪异的长像,一直得不到主人的重用。可他一直没放弃帮助主人“攻城掠地”的雄心伟业。在等待了九年之后,他终于遇见了赏识他的主人——武田信玄。这位青年将领非常赏识勘助的才华,重用了他,而勘助用了几十倍的努力回报了主人,甚至为其丢掉了性命,那种忠义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他真正达到了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境界。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部男人戏里,最让我牵挂的就是山本勘助对由布姬的那份感情。这种感情非常微妙,它不是那种男女之情,而是一种男性对尊贵女性的敬仰之情,父亲对女儿的那种爱护之情,而在其中还夹杂着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得那种牵挂和内疚之情。这份感情在勘助见到由布姬的第一眼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无意之中勘助间接成为了由布姬的杀父仇人。因为杀死由布姬父亲的主意是作为武田信玄军师的勘助出的,他还一直认为由布姬不知此事,却没想到冰雪聪明的由布姬早已知晓。大概处于内疚的考虑,他把由布姬献给了信玄做了侧室,他希望由布姬能为信玄生下一位既有武田家血统又有诹访家血统的继承人,从而安抚被屠城的诹访百姓。

  由布姬是一名内心无比坚强的女性,她在城破之日没有自杀,而是希望活下去,她曾向勘助说出希望能在信玄熟睡时割下其人头,让勘助惊诧不已。她还用诈术从勘助嘴里套出了主公新欢於琴的存在。可那对由布姬一见钟情的感觉,使勘助下了一定要保护好主公女人和继承人的决心,他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回报了主公对他的知遇之恩。

  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描写由布姬的段落,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天海的身影,都是那么的美丽,内心强大。觉得看过那么多天海主演的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像由布姬一样坚强勇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女性。只不过在不同的剧情中表现方式不一样。从《水曜日情事》中果断放弃咏一郎的小爱,到《女人四十》中那个坚持内心梦想的聪子医生,每一个角色我都相信天海是用她倔强的灵魂去演绎一个又一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大概也就是这一份执著,才让我如此的喜欢她吧!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2

  《警世通言》,还有《喻世明言》《警示恒言》,世称“三言”作为当代的教师,觉得大家都应该学习一下,我觉得可以把它定性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德育教材。如果我们很好去研读经典,想必会解决如今教育难题,但是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成气候。可惜的是目前有雷无风无云,难成甘露!

  通过网络下载了《警世通言》,空闲时间里看了。觉得里面有很多写的很有道理。感慨原来这是我们祖先的德育教材,就像我们从事教育者一样,经常灌输一些做人思想,可是我们自己从来不能用跨越时空的思想和价值观去引导我们的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如何形成一种普世价值观。平时的德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主要由于我们走进自认为“新时代”怪圈里,在这个圈里,我们已经与过去脱节,在当代迷茫,对未来无知,用一些真正迷茫的理念控制着我们,变得那么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这一代会进入一种野蛮状态,似乎过着原始人的精神生活。小悦悦事件不是很典型吗?相信那18个人都会比一个捡垃圾老太太要有知识或学历或阅历,结果呢?像动物般那么无情无义!《警世通言》野史仅真呼?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于真呼?“不必也”。《六经》《语》《孟子》,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诚、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我们教育不仅授予技能,更重要的解人生之迷惑,需要用一定有价值道德去传授。否则我们的下一代,很容易随波逐流,朝着更加无情,更加自私的路走下去,毁灭我们几千年付出的努力。总得来说,如何培养国民做好忠孝仁义,若违背的话,得不得有效处罚时,古人只能从因果报应中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现代人狭隘的一种理解为“迷信”。不是人家迷信,而是自己无知。人不仅是物质化的产物,更是精神上产物,一定程度上迷信或宗教信仰都是很好调节人与人的生活。不怕你信有神,就怕什么都不信,否则什么事都能干出来,只要给他机会或条件。古人为了克服没有监督情况会不会做坏事,君子风范标准就是“慎独”境界,做不到就是伪君子。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很少有德育课,从小就是宗教课程,人生下来是为了赎罪,站在东方角度上不断的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也许需要从以往的经典中寻找做人的标准,而不是过于沉迷现代人物质化或娱乐化生活。读书恰是一个重要途径。校长经常号召我们多读书,我想道理也就是在这里,解决我们思想和价值观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学生。

  警世通言中首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很好的阐述了良友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日常生活中交友似乎已经成了娱乐或利益的伴侣,往往忽略心灵的摩擦和融合,士为知己者死,一定程度上更好体现道德观。后人一曲“高山流水”似乎更应该浸入我们腐朽的灵魂。站在教育角度上,如何培养学生人与人友谊其实我们都可以借鉴的,当然需要结合现代思想,否则难于与时俱进。

  警世通言中“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宋朝苏东坡文采横溢,几乎无人可比,但年少轻狂,也有无知地方,记得曾经拜访王安石,进入王丞相外房,王安石不在家,只见未写完诗句在书桌上,诗句为:“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自作聪明,笑王丞相无知。古人在一年四季: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这里西风属金,金风属于秋风,那么诗词中黄花指的是菊花,菊花特性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也许苏东坡也是这么认为,冷笑王安石用词,怎么会“吹落”了。索性就举笔添墨,依韵补填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年后东坡别调任到黄州,意外发现菊花吹落满地金。意识到自己无知,倍加惭愧。正所谓: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荆古人有云: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在我们教育中如何去管理好一些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如何做到谦虚。特别在职高,由于大部分学生基础很差,一些相对基础好学生,成绩相对来比较优秀,往往自认为高人一等了,很难意识到在外面,自身存在很大的差距。若不进行很好的沟通和疏导,以及需要进一步鼓励其奋斗,否则有朝一日踏入社会发现自己那么无知或无能,有可能刺激其信心,导致一蹶不振。教育需要我们更好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似乎对爱情观的认识和男权及利益批判。自从有了“爱情”这个新词以后,突然发现情感的出轨,爱情的买卖,婚姻的背叛,屡见不鲜,似乎直线上升。责任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神圣了。负责任的人,似乎化为圣人,生活中日益难寻。其实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人生命题。故事众多,难以一一分析,列举一二,以表见解。观点有误,有所难免。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3

  春节前的时间里,看了一本书,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三言两拍中三言中的一个,另两个是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以前在学习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些,不过,一直都没有机会读,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算是比较有名的,是明代小说的代表,所以,在买书的时候,看见了,就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

  初看时,觉得挺有意思的,看了几个往后,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呵呵,都是一些因果报应的翻版,文中所提倡的一些所谓的道德准则,有些看起来非常得熟悉,有些觉得有些面熟,当然更有些觉得荒诞不堪。

  文学家在评论小说的时候,说它揭露了明代时期一些黑暗的一面,我觉得这些黑暗面和现在的黑暗面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而且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在阳间得不到惩罚的话,到了阴间,也逃不了,所以我想这些小说,对于那时的人可以还真是有点警示的作用,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因此而被吓掉,现在很多人都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一套的。

  古代的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他们往往以为,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东西盯着自己看,所以他们信很多东西,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惧怕的,但现在的人认识了一些东西,好像是什么不怕,而正是这种不怕,现在的人做的很多事情,在古代人看来,肯定都是瞠目结舌。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4

  春节前的时间里,看了一本书,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是三言两拍中三言中的一个,另两个是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以前在学习的时候,

  就听说过这些,不过,一直都没有机会读,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算是比较有名的,是明代小说的代表,所以,在买书的时候,看见了,就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

  初看时,觉得挺有意思的,看了几个往后,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呵呵,都是一些因果报应的翻版,

  文中所提倡的一些所谓的道德准则,有些看起来非常得熟悉,有些觉得有些面熟,当然更有些觉得荒诞不堪。

  文学家在评论小说的时候,说它揭露了明代时期一些黑暗的一面,我觉得这些黑暗面和现在的黑暗面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在阳间得不到惩罚的话,到了阴间,也逃不了,所以我想这些小说,对于那时的人可以还真是有点警示的作用,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因此而被吓掉,现在很多人都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一套的。

  古代的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他们往往以为,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东西盯着自己看,所以他们信很多东西,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惧怕的,

  但现在的人认识了一些东西,好像是什么不怕,而正是这种不怕,现在的人做的很多事情,在古代人看来,肯定都是瞠目结舌。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5

  趁着寒假翻看了经典小说——《警世通言》,以下是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点感悟:

  一、便宜不可占尽

  除了冯梦龙,明代陈继儒也在他的《警世通言》一文中说“荣华富贵眼前花,傲甚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甚么?”我们总是听人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再小的便宜也是有价格的,正如有人说的你以为不需要付钱的便宜往往都需要你在日后付出大代价。做人不能贪,做事不能绝。民间有谚语“自己吃肉,别人喝汤”,遇到好事有好处不要自己独占,要学会分享,让利于人。自己吃肉不给别人喝汤,不仅会给自己树敌,而且不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一个自私,没有朋友的人是走不远的。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致命企业的五宗罪》中将追求高利润率排在企业致命因素的第一位正是这个道理。追求高利润率,只想自己的利益,就会把自己推向悬崖。

  二、聪明不可用尽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王安石当朝为相,声名远播,苏轼年少成名,才华出众。一次苏轼与王安石讨论汉字,王安石说“波乃水之皮”,苏东坡听后不以为然,讥讽道“如此说来,滑不就是水之骨了吗”。

  王安石听后不以为意,又与他讨论“驷”“蚕”二字,王安石认为古人造字必有缘由。苏东坡拱手进言道“鸠字,丞相可知其义”。王安石不知,于是侧耳倾听,苏东坡说道:“‘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爹,共是九个。”苏东坡对王安石的嘲讽让王安石感到生气,并将他降职。

  郑板桥有诗云“难得糊涂”,陈继儒在《警世通言》中也曾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巧甚么?”我们常说“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失败的往往都是聪明人。太过聪明,说话做事不考虑他人感受,不给别人留余地,智商高情商低,这样的人要做出一番成就是很难的。“水至清则无鱼”,说话办事不需太过清楚,给别人提意见建议要婉转注意表达,不要恃才傲物要保持谦虚之心,别耍小聪明,人最重要的不过一个“真”。

  三、福气不可享尽

  曾国藩曾劝诫子孙“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人要惜福,懂得知足。

  不论冯梦龙还是陈继儒都曾在他们各自的《警世通言》中表达福气不可享尽的重要性。福气不能享尽就是要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不要得陇望蜀。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一则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在赶考期间遇见杜十娘,十娘虽为烟花女子,但二人一见倾心。李甲为杜十娘赎身,看到此处,大家都会感叹,二人皆有福气,十娘得遇托付终身之人,李甲也能得心爱之人。但故事总有转折,李甲在船上受人诱惑,将杜十娘卖与一富家公子,杜十娘心灰意冷,投江自尽。你看李甲并不是个惜福之人,对待遇见的爱情他并未珍惜,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人要惜福,懂得感恩与知足。

  生活就像是一个有缺口的瓶子,正因为这个缺口,水才不会满溢。珍惜你生命中的不完美,便宜不要占尽,聪明不要用尽,福气不能享尽。

  吃一分亏,受无量福。少占一分便宜,多得一份福气。少耍一点聪明,多得一点人心。少有一丝欲望,多享一刻清心。

  警世通言读后感 篇6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世间万物都是有价有量的,凡事太过,必然有所失,正如老话所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与失、消与涨总是保持一定平衡。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看的一本书——《警世通言》吧!

  虽然跟两本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但也仅仅是合称,这本书在文学性上比那个好多了,单说里面的诗集,就和红楼梦有的一拼,而且故事来源也更可靠,让人不会太有缥缈的感觉。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通过故事,劝人向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因果循环。单从里面的诗来讲,不管是杜撰还是摘抄,说明作者都是很用心的,不是单纯道听途说,原本记载的。

  不过,个人搞不懂的就是为什么古时的女性,看上一眼芳心暗许,尽管男的也长得人中龙凤(这些编故事的都只关注颜值,吾等屌丝们的幻想都被他们剥夺了),难不成是当时女性自主择偶的权利几乎为零,与其赌博式地“碰”一个郎君(通常在洞房时才见到对方,所以媒婆的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男女的颜值),不如自己抓住机会,故私奔、私和倒是女性更主动了。

  总之,这本书还是可以给你带来思考的,值得去看一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