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的课本剧怎么写

如题所述

武松打虎的课本剧如下:

旁白: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颤猛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不远,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的肚子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挂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5个大卜搜字—“三碗不过冈”,武松二话不说,便走进店去填填肚子。

武松:(拿着哨棒,走进酒店,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把哨棒放在一旁,大声喊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店家:“来喽!”(赶紧拿了三个碗,一双筷子,一盘菜,放在桌子上,满满筛了一碗酒)。

武松:(一饮而尽)“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子的拿些来吃。”店家:(殷勤)“只有熟牛肉。”

武松:(不在乎,只要有就酒的便行)“好的,切两三斤来。”

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又筛了两碗酒)“客官,请慢用。”

武松:(一边吃着肉一边喝着酒发出连连赞叹)“好酒。”

旁白:恰好吃了茄弊桥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酒了。武松:(拍着桌子,大声喝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店家:(赶紧走来,双手交叉在腹部弓着腰笑眯眯的说道)“客官,要肉就添来。”武松:(一脸不满足像)“酒也要,肉也再切些。”

武松打虎作者简介:

施耐庵(原名彦端,1296年-1370年),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祖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13岁入私塾,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