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带手机的利弊

如题所述

  一. 中学生携带手机的弊端
  (1)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用手机收发短信同样会让人迷恋,因此拇指族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一些学生在午休、睡前、半夜甚至课堂上发短信几乎达到痴迷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到其他同学;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玩起捉迷藏, 用手机听MP3 、看电影、玩游戏、甚至QQ 聊天,而学生在课堂上的隐蔽动作老师很难发现,难以有效制止,课堂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而一旦考试季节来临,用手机作弊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2)手机成为校园安全隐患。
  手机属贵重物品,学生携带手机很容易成为被抢劫的对象,一些不法团伙专把矛头对准学生,甚至有学生因此而受伤;一些学生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如超出了“正常”范围的整蛊、骚扰信息,有时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正常的同学关系,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时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带又容易丢失,住校生的手机在宿舍里经常出现失窃,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成为学校安全的隐患。
  (3)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
  中学中男女生交往过密、早恋甚至越轨的现象已时有发生。由于在学校里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场合和机会较少,很多陷入早恋泥潭的少男少女在欲望的诱惑下,转而利用手机繁发送甜言蜜语、秘密约会,从而避开家长和老师的干预而进行非正常交往。
  (4)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中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很多人是一种炫耀和装饰,易于引发攀比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和影响。中学生已成为移动通讯消费的潜在市场,成为各公司争夺的对象,他们挖空心思出台的各种“优惠套餐”对刺激消费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中学生话费高不下,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5)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每位手机用户都毫不例外地经常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多来自不良声讯台和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业客户,他们或者为了引诱消费,或者为了牟取利益,经常向手机用户群发不雅网页、黄色短信,以及如招聘“男公关”、“中奖”等诈骗类信息手机,心理试、情感测试、测命运、解梦等缺乏科学依据的迷惑类信息和封建迷信类信息,还有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可以说门类各异应有尽有。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好奇心强,在频繁的“黄色”网页和信息的诱惑下,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健康的阅读快感而沉溺其中,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封建迷信类的信息也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将成败与命运联系起来而放弃对未来的憧憬和努力。而学生经常接触欺诈类和“黑色商业”类短信,或是受到欺骗,很容易对诚信等做人准则产生怀疑。不良短信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立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影响严重地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构成威胁。
  (6)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辐射,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沉迷于手机的中学生一天5,6,个小时都盯着手机屏幕,会给眼睛带来疲劳,影响休息时间,浪费经力,更影响了成长。
  二。. 中学生携带手机的积极意义
  (1)学生携带手机能方便与家庭的联系。
  有一些学生学习不自觉,行踪和行为难以掌握,有些家长便主动给孩子配了手机,定时或不定时地关注监控孩子的行踪,方便了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住校学生,使用手机大大便利了家长的接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生意外事情也可以随时联系呼救。
  (2)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扩大交际圈。
  现今的中学生学习任务和压力日益沉重,不少学生深陷于课业负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同龄人通过手机进行跨空间的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压力的释放,排解一些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的苦恼,维护心理卫生,同时也能在狭窄的地理空间内获得较广阔的交际空间。
  (3)学生使用手机能加速信息吸纳、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
  智能手机作为网络通讯的组成部分,也具备了网络资源共享、拓展视野、信息传
  输便捷等特点,无疑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加速社会化进程。
  (4)使用手机可以体现独特个性,增添生活
  情趣。手机作为通信领域里的弄潮儿,它较高的科技含量、较短的更新周期、新颖的流行设计,成为学生追逐时尚、体现生活品位的追求,它为新一代的学生炫出自我风采、展现自我生活个性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条件,因而增添了生活情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