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南阳、襄阳”的躬耕地之争呢?

如题所述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已经清清楚楚,襄阳、南阳不应有躬耕地之争。争论皆由习凿齿引起。

习凿齿何许人也?凿齿者,嘴硬,铁齿铜牙也。本来三国时隆中与南阳扯不上一点关系,可是习凿齿凭着一口铁嘴铜牙,造谣生事,把隆中塞给邓县,再把邓县塞给南阳,就无端挑起躬耕地之争。

同一个习凿齿对隆中归属的论述是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习凿齿说“襄阳有孔明故宅,”、“亮家于南阳邓县”,那么,诸葛亮到底是襄阳郡人还是南阳郡人,不知所云。

搞清楚诸葛亮写《出师表》时隆中和南阳郡的关系,耕耕地之争就迎刃而解。

据湖北学者石泉考证,隆中不属于邓县,属于汉水南岸的中庐县管辖。隆中距离今襄樊西泥咀镇附近的翟家垭子一带10里地,应该属于原来南郡的中庐县管辖(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271页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按此观点隆中与南阳没有任何关系,不知隆中为啥能碰瓷南阳?

如果对石泉说法怀疑,假定隆中不属于南郡的中庐县管辖,假若隆中真的属于邓县管辖,隆中仍然不属于南阳郡。

在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南阳郡已经不管辖邓县,南阳郡更不会管辖隆中。

《晋书》对襄阳郡的记载是明确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和南乡郡,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今邓州)被划给襄阳郡,南阳郡西部的南乡县、析县等8县被划给南乡郡。《晋书-地理志》载“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又分南阳西界立南乡郡,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襄阳郡魏置。统县八,户二万二千七百。宜城、中庐、临沮、 巳阝、襄阳(侯相)、山都、 邓城、 鄾。” 以上记载明确说明:东汉末年邓县和樊城从南阳郡划给新设置的襄阳郡,邓县和樊城合并为邓城县,其县治在樊城的邓城,晋代继续沿袭汉代襄阳郡的行政区划。

这个时期只有“襄阳之邓县”,不存在“南阳之邓县”。

习凿齿对隆中的行政归属是清清白白的,明明白白知道隆中不属于邓县,邓县又不属于南阳郡。习凿齿作为史家,说出的“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荒诞至极,硬是搞拉郎配,把隆中塞给南阳郡。如果按现代语翻译习凿齿的话,应该为“诸葛亮家在南阳郡邓县的襄阳郡西二十里的隆中”这不笑掉大牙了?一句“南阳之邓县”,破绽百出,前后矛盾,自赏耳光,由此断定习凿齿制造了千古谎言。

“襄阳说”为了碰瓷南阳,附和诸葛亮的《出师表》里的“躬耕南阳”,以习凿齿的叙述为铁证,煞费心机,硬是用“南阳之邓县”把隆中塞给邓县,再把邓县塞给南阳,用混蛋逻辑把南阳躬耕地夺走。所谓的“躬耕南阳”指南阳郡的邓县隆中真是无稽之谈,十足的碰瓷,为夺南阳躬耕地真是无耻无下限。

“襄阳说”把习凿齿的千古谎言当作躬耕地在隆中的铁证,自欺欺人。历代文人受习凿齿惶惑,郦道元等后世学者沿袭习凿齿错误言论,人教出版社居然都被某地攻陷,甚至南阳本地有些书本也被惶惑,但假的终归为假,无法经其拷问。

建立在习凿齿的千古谎言上的“襄阳说”,如沙滩上的高楼经不起任何推敲!

既然三国时期隆中不属于南阳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里的“南阳”就与隆中毫无关系,“襄阳说”凭啥与南阳争躬耕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古今行政位置变化产生的,《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北周省邓城入襄阳郡。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时候,邓城属东汉南阳郡。一百年后,邓城属襄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