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未来的发展前景

如题所述

物流规模逐年增长

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初国内工业生产停滞,到6月份国内社会物流总额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1月份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为266.2万亿,同比增长3.0%。





物流业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上历史欠账,加快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技术、业态、模式等创新力度,完善末端配送网络,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1)狠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当前,我国流通组织中90%是中小企业,企业主体“小”、市场运力“乱”、资源设施“散”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建设完善的物流监管平台与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为此,必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市场主体。同时,大力提升物流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

2)大力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充分应用,智慧物流、供应链创新、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优化了运输组织形式,提高了全要素生产效率和综合效能,促进了物流业的降本增效。

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有助于物流业更加高效链接国内外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物流业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上的重要作用。

3)有效畅通产业链,使流通体系与生产活动更好衔接

物流活动贯穿一二三产业,是实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消费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的纽带通道。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发挥平台化、网络化优势,有力促进生产服务业与制造流通业的融合联动,助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另一方面应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要素流动可视、可追、可控,以数字能力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发展、信息平台运营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等,加速供应链提质增效,解决物流价值链过长、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缺乏个性化服务等难题。

总之,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使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顺畅。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