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最早设置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官职?

如题所述

守藏史

守藏史,官名。周朝置。一说商已置。史官。掌藏国家图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索隐: “守藏史,周藏书室之史也。”王谟辑《世本》宋衷注: “彭祖姓篯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8
周代以前早已有了藏书之举了,不过没有载于典籍罢了,到了周代就有了“史”这一官吏,来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
《史记》说,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说,老子做柱下史,博览古今典籍。可见老子担任过当时的图书馆馆长是确凿无疑的了。孔了周游列国,得读120国的书籍。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墨子也说,他自己曾见过百国春秋。当时图书馆之多,藏书之丰富,于此可见。西汉政府重视图书事业。汉武帝时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国征集图书,在宫内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收藏图书的馆舍。有人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见诸文字记载的图书馆。随后由刘向父子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政府图书馆的第二次校书编目工作。但以上所说恐多系国家典藏,非普通人能够借阅的。
那么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按一般的说法,我国公开图书馆应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端方督江苏时创立的江南图书馆为最早,当然,从命名来说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但实际上,却可以追溯到南宋。据《广信府志》记载说:“绍熙、庆元间(南宋光宗和宁宗年号,1190-1200年),直敷文阁赵不迂(晋臣)建书楼于江西铅山县以供众览。谓邑人旧无藏书。士病于所求,乃储书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中设几度,俾能纵览。”另外,在《稼轩集词题》中也有记载说,有个名叫郑文英的人,在福州建了一座“巢经楼”,楼旁设“尚友斋”储备了不少图书,需要借书的人可以在斋中自行取书阅读,但不得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