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了?

如题所述

网友一:

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主要是有几个顾虑:

第一个顾虑:父母在孩子假期时忙于工作,没办法带孩子回老家。从心底来讲,当父母的都愿意趁着假期带孩子回老家看看,一是好尽儿女之孝心,二是故乡永远是自己心中最美好的那片世界,三是想让孩子亲眼见识父母当年的生活环境。可是由于忙于工作,实在没办法回去,即使是想回,也是来去匆匆,鞍马劳顿,休个假也弄的像赶场子似的。

第二个顾虑:孩子回老家后,假期管理容易失控。很多孩子一到了假期,就把心思大都放在玩儿上面了,甚至连暑假作业都不能认真完成。而回到老家后,老人好不容易看到孙辈,那个疼和爱啊,必然会娇惯着孩子,结果很容易把儿女的叮咛弃之脑后,这就易导致孩子在老家的生活节奏出现失控现象。

网友二:

主要原因是:

暑假给孩子安排的兴趣班和辅导班多,不愿意让孩子“浪费”时间。现在有多少城里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惜时如金啊,特别是到了假期里,会给孩子安排多个兴趣班学习,甚至还要送孩子去辅导课补课。生怕自己孩子一个假期就落在别人孩子身后,这种观念和做法与带孩子回老家,完全占据了上风,宁愿不回,也不会耽误假期时间。

怕孩子和老家的小伙伴们学“坏”了。持这种想法的家长可能不多,但是仍不能排除在外,这倒有点世俗的想法了。即便很多家长老家在农村,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和你当年的不可同日而语了,根本不能拿你记忆中那种不好的印象看现在的农村娃。其实农村的孩子有很朴实的一面,孩子和他们在一起,反而能蜕去几分娇气,多一些锻炼呢。

网友三:

我是很喜欢带着孩子回老家的,老家离得近是一方面,而且孩子自己也喜欢。孩子现在4岁,在县城天天除了去幼儿园就是在家或者去商场转转,偶尔去公园什么的地方,但是带着回了老家玩的就多了,特别是玩的人也多了三四个弟弟妹妹,还有几个岁数不大的小叔叔,小姑姑,每次周末结束要回县城都嘟囔我还没玩够不想去县城。

到了农村感觉玩的东西也多了,家门口一个沙堆可以和弟弟妹妹玩上半天,到了收庄稼的时候可以带着往地里转转,收完庄稼在家里晒麦子啊什么的孩子也感觉很新奇好玩,回家带着去我的爷爷奶奶家玩一会,问问爷爷奶奶近况,也让孩子跟太爷爷,太奶奶熟悉熟悉不生分,而且感觉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家庭观念来说也很好,身教胜于言传嘛。夏天我爸还会带着他去村里的小河边玩过,其实就是一个泉眼流出来的一条小溪,那玩的叫一个高兴。

网友四:

我觉得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一、涉及到说普通话的问题。我的孩子那一年暑假全部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把孩子送到了农村,孩子玩儿得倒是挺开心,暑假过得也挺快乐,还交了不少农村小朋友,可是回来后说话变味儿了,时不时地带出点本不该属于他的乡音,让人觉得好笑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麻烦,念书不标准了,好长时间扳不过来。

第二、孩子说话不那么文明了,会骂街了,嘴里还居然冒出了那个最难听的脏字!我惊愕之余质问家人,母亲电话那头忍不住大笑,说“没人教!”看来,尽管农村民风淳朴,农村人性格爽朗好客、不拘小节,可说话不管不顾的也会给外来的小客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网友五:

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少“回老家”呢?

1、回老家孩子对孩子习惯没好处。除了空气好一点,气温可能凉爽一点,孩子回到老家几乎成了“放养状态”,老人千方百计的迁就,除了生活上的保障,其他习惯什么的很难严格要求。老人和父母在教育的一致性上也很难衔接。

2、回老家可能孩子本身就不适应。在城市生活惯了,回到环境相对封闭,条件相对较差,饭菜可能不够好吃,其他娱乐几乎没有的环境中,很多孩子并不习惯。

网友六:

现在孩子暑期会需要补课或上辅导班。以前补课辅导班并不是每个孩子的选择,现在家长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因而成绩不好的很多给孩子补课,成绩好的也希望孩子多学一两门特长,就报辅导班。而这些在城市更有利,而乡村条件不允许。

回老家也怕跟其他孩子一道学坏了。由于孩子长期在城市生活,老家的同龄孩子可能因为长期散养惯了,行为习惯上有坏毛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父母也怕受到了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家长要工作,然后没有时间去带孩子回去,再就是孩子要上兴趣班,还有就是怕爷爷奶奶管不了,最后就是回到家怕呆着不习惯。
第2个回答  2020-12-29
孩子的任务很重了,回老家就不可以补课了,回老家也监督不到孩子,担心孩子学坏。
第3个回答  2020-12-29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孩子一旦回了老家之后,就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而且玩的特别疯,等到回来的时候就不怎么好管了,所以才会有很多人不想让孩子回老家过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