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中那个品种比较好喝,怎么这么多茅台酒?

如题所述

常喝酱香型白酒的人就觉得茅台、郎酒好喝,常喝浓香型白酒的人就觉得五粮液好喝。这完全是习惯造成的。

属浓香型的白酒品种很多,与酱香型的白酒比较起来量要大得多,因此就喝酒的人数而言,觉得五粮液好喝的人可能要多一些。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是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将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慢慢逼出来,这是茅台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扩展资料:

茅台酒的品种:

品种有贵州茅台酒(五星)、贵州茅台酒(新五星)、贵州茅台酒(飞天)、贵州茅台酒(新飞天)、飞天带杯茅台、贵州茅台酒(750ml)、十五年茅台、三十年茅台、五十年茅台、八十年茅台、90周年纪念酒、汉帝茅台等。其他系列有茅台王子、茅台迎宾。

茅台酒为中国名酒,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茅台酒厂始建于1704年,位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茅台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4
茅台酒主要是酱香型,品质非常高的茅台一般价格都不便宜,市面上比较火热的主要是飞天茅台,也是比较抢手,普通消费者买王子系列就比较不错了,酒质不错,价格也都能接受
第2个回答  2018-03-30

茅台、郎酒属酱香型,五粮液属浓香型。众口难调,因人而易。一部份人觉得茅台、郎酒好喝,另一部份人觉得五粮液好喝,这很正常。

常喝酱香型白酒的人就觉得茅台、郎酒好喝,常喝浓香型白酒的人就觉得五粮液好喝。这完全是习惯造成的。

不过属浓香型的白酒品种很多,与酱香型的白酒比较起来量要大得多,因此就喝酒的人数而言,觉得五粮液好喝的人可能要多一些。

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是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将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慢慢逼出来,这是茅台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制曲

每年端午后,茅台酒厂开始制曲。曲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每到夏天,制曲车间的门上爬满了一层名为“曲蚊”的小虫。制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微生物环境。

翻仓

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就是把曲块进行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前后要进行两次翻仓。

切碎

再过30~40天,曲块就做好可以出仓了,但是要使用的话还需要存储40天以上。在使用之前,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经过这样一番工序,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

下沙

制好酒曲,时间已从初夏转入仲秋重阳节,此时开始第二个关键步骤——“重阳下沙”。而"沙”是酿造茅台酒的核心概念,但很多误解都来自于对“沙”的不理解。

“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粱(即高粱)。因为本地产高粱细小而色红,所以称为“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

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产出的酒品质也不同。投入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全籽酒,在遵义当地发音叫“坤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9次蒸煮后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新曲产出的酒为“翻沙酒”。就相当于泡完的茶渣,有人又拿去加了几片茶叶继续泡一样。这类酒比较差,有异味、苦、焦、臭味略重。

还有就是窜砂酒,这个就是用酒精、水、香精调制,辅以不要的酒糟煮点儿酱香味儿出来,市场上一般低端酒只有用这样的工艺才能保障一百来块一斤的酒还有利润。

茅台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本地产的“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是赤水河流域原生品种,具有颗粒小、皮厚、坚实、饱满,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高的特点,适合茅台酒多轮次蒸煮和发酵的工艺要求。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的这种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

茅台酒的关键还在于选择完整的高粱,只有这样才经得起多次蒸煮。


 早期酿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约为20%~30%,现在基本不超过10%。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吸水。然后,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酒工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上满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约220斤左右的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

发酵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即将酒糟堆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圆锥。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堆子的内部先开始发热,然后传递到外面。

这期间酒糟充分吸纳外围空气中的微生物。茅台酒讲究高温发酵,一般外层温度达到五六十摄氏度才结束这一环节,酿酒师把手插进堆子,依据烫手的程度进行判断。 

入窖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窖坑有3~4米深,能装15~20甑的酒糟。与浓香型酒不同,酱香型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二次投料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取酒

再过一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三次蒸煮。时间到了12月~1月,这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

如此周而复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厂才开始“丢糟”。

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称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为“追糟酒”。

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

茅台调酒大师以“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分不同批次的酒。三种酒体理论的提出,对于保障茅台酒质量稳定性具有革命性的价值,使勾兑有了可以依据的基础。

新酒产生后要装入陶土酒坛中封存,形成“基酒”。

盘勾

第一年进行“盘勾”,就是按照酱味、醇甜、窖底三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存放3年。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即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勾兑一直是酿酒过程中比较神秘的工序,勾酒师凭借自己的味觉进行搭配,如同五行相克一般,把不同轮次的酒调在一起,寻找味道之间的平衡与层次感。

从原理上说,勾兑就是调节酒中的酸酯平衡,但是没有仪器可以代替人的舌头去寻找答案,最终的口感,全靠评审会的几张嘴。

调味

勾兑完成后,最后一项工作是“调味”,调味的时候要加“调味酒”。调味酒的生产是酒厂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是酒厂的核心机密。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茅台老大么就是飞天五星,这个口感最正宗,品质最好,价格也最贵,然后就是茅台王子、茅台迎宾、茅台1949纪念系列酒,价格相对便宜,不过品质都是有保障的,毕竟是大企业出来的,个人觉得茅台1949纪念系列酒的口感最接近飞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