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证得果位一定要修四禅八定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证得须陀洹果要达到什么样的禅定,最少要初禅吗?阿罗汉果一定要达到灭尽定吗?

小乘佛教的四个果位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须陀洹

须陀洹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小乘初果。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1]。须陀洹已属圣人之位,非为凡夫;须陀洹梵语意译即为入流,「入圣人之流」之意。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渐渐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后证四果阿罗汉,方断尽见思烦恼而永脱轮回。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因此即使须陀洹亦离此四相。

若证须陀洹果,应伴随证得基本的天眼通与天耳通。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三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除此三种烦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心有一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称为我见。

②、戒禁取见结:执著各种不正确的戒律来修行,而证初果的圣人就不会做这种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这些都是邪行。

③、疑结:对三宝,戒律,过去未来的因果,以及对十二因缘产生怀疑,证初果者无此烦恼。根据经典上说: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信;法不坏信;僧不坏信;戒不坏信。对此四不坏信的信心很强,任何人都不可毁坏。假如一个人对佛、法、僧以及戒有绝对的信心,一点儿也不怀疑,那他就是断了疑结,意经典说他已经证悟到初果了。

学佛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如果对佛、法、僧,以及戒律还会有怀疑,既是说他还没证悟到初果;如果他对佛、法、僧以及戒律绝对没怀疑时,那肯定可以证得初果了。证初果者又称为见道,既是见到解脱之道。他很清楚的确认八正道、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脱之道,而且真正体验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脱生死之道。我们没证悟初果的学佛者是凭着听闻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这些道理,但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真正的领悟和感觉到。比如有人从听讲中学习到一些游泳的技术,当他有机会跳进水中,就可体验到游泳只不过是如此罢了。虽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术未必熟练。同样的,初果圣者虽然是见道,但他还有很多业习,故他需要继续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断三结,绝对不会轮回到恶道去,并且最多天上人间来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证阿罗汉果。既是说,有些初果圣

斯陀含果

斯陀含果:佛教术语,译为一来,即是说,即使证得此果之后立即死了,再来人间天上,也仅一番生死,即可解脱。

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后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后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后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

含义

斯陀含为梵语,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后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永远摆脱六道轮回)。

特征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贪、嗔、痴薄」的特点。

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北传佛教

在北传大乘佛教体系里,二果属於小乘修行(罗汉道)的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罗汉,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罗汉),此之后则为阿那含(三果罗汉),基本意义与南传佛教相同。

阿那含

梵语anāgāmin。 阿那含既三果、不还果。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阿罗汉

梵语意译,为小乘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也叫“罗汉”

阿罗汉有三层意思:

第一杀贼: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与想阴的烦恼,也就是见惑烦恼与思惑烦恼,断得干干净净,得到我空真智,证入阿罗汉果,了脱分段生死。阿罗汉人子缚烦恼虽断,还有果缚这个色身,他知道五阴之中是无我相可得,可是对五阴之法还未知当体即空,认为实有五阴之法,所以说但知我空,不知法空。因此阿罗汉又叫做愚法声闻,得证有余依涅盘,还要努力前进,加行用功,来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从空出假,才能称为大阿罗汉,得证无余依涅盘。这就是杀贼的道理。

第二无生: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跳出了三界生死轮回苦恼,要经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个阶段。

须陀洹初果圣人,还要到天上,人间各七返受生。断除八十八使见惑之外,又断了九品思惑的前六品。斯陀含二果圣人,一生天上,一来人间,进断欲界的后三品思惑。阿那含三果圣人,虽不来欲界受生,但依然住在色界天中进断七十二品思惑,所以说只有阿罗汉果,才是真正无生。这就是无生的道理。

第三应供:就是应当受到天上、人间的供养,因为阿罗汉,既然证得了道果,堪受人天的敬仰,供养礼拜,为众生作大福田。我们寺庙里如果有信众打千僧斋时,就会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化身来应斋主的供养,令布施的施主得大福田。佛教里有这样四句祝愿的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弟子名叫阿少兔楼陀,我们中国话称为无贫尊者,在因地修行时,做一个种田的农民。有一天中午,他正在田里种地,带了一包粗米饭菜,用作午餐。正巧来了一位辟支佛游戏神通,随缘出现,再到世界上来化现做一个贫僧。他遵守佛的乞食制度,七天下山一次向施主们乞食。这一天,化来化去,连化七家都没化到,就空钵回来。路过田间,这位农民见到老和尚就问:‘老师父您今天缘法好吗?饭菜化到了吗?’老和尚叹了一声说:‘不用提了,什么都没有化到。’农民一听,立即产生同情怜悯的心。想到了今天老师父没有化到饭菜,回去就要挨饿七天,再下山来化。因此就发大心,把自己所带的饭菜,诚诚恳恳地双手捧著供养老师父。他以慈悲心接受了这份饭菜。饭吃完以后,就遵照佛陀的教导,念诵祝愿偈文:‘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老和尚祝愿完毕,就回去了。再说这位老农民饿了肚子,到下午收工的时候,对面突然跳出来一只金光闪闪的兔子,一跳一跳地跳到农民的背上不肯下来。这位农民吃了一惊,赶快回家,叫他妻子把背上的兔子捧了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金兔子呀!从此以后这位农民的家庭生活一天天的幸福起来。这是现世供养一位辟支佛所得的花报。转生以后做一个名叫无贫尊者。他在九十一劫这么长的时间内,生生世世不受贫困的果报,享受荣华富贵。这件事说明供养一位辟支佛所得到殊胜的果报。以上所讲的即是阿罗汉具足有杀贼、无生、应供的三种道理,也是五种不翻之中的多含不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楼主善问!

首先,从初果到四果的取证,是依慧力而非定力。

而且也有慧解脱与俱解脱的差别,若将解脱道行者的根器细分,依阿含经还有身证、见到、信解脱、法行、信行等差别。

然而初果取证的关键,是在断三缚结: 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而根本还是我见。我见若断,其余二邪见要断亦不难。

然而贪欲与嗔则是到三果才断。 贪欲与嗔加上三缚结合称五下分结,是三果取证断结的标的。

因此,倘若楼主今生依正见而慧观,不断增上自己观行的智慧与安忍,而发起了初果的见地,那麼此时若还没有断除贪欲与嗔,则只是初果,最多只是二果(薄贪嗔痴)而已。

而初禅的发起,必须断除欲贪的,换句话说,若是尚未断除贪欲的初果行者,那麼他是还没有发起初禅的,必须等到贪欲断除而发起初禅不退,才是俱足三果心解脱的取证。

我们可以这样说,解脱的关键,在於确认五阴身心自我的虚妄、无常,断除能领受觉知的我与所领受觉知的世间是真实的我见,简单说:

其实我见与我执的修断并不是两个:

我见必须透过观行,确认自我身心的是假的,然而这只有见地,但是深心对於自我、我所的执著还是在的,必须见道后修断。

最后,阿罗汉未必都具有灭尽定,因为灭尽定的取证,必须有四禅八定为基础,在加上断除我见的功德,能够不畏惧自我灭除--於内外都无恐惧。方能入灭尽定。

然而若是尚未实证四禅八定,而纯依智慧观行的解脱行者,那麼当他以智慧力断除我见与我执以后,最多就只能到初禅或二禅(我执若依智慧力断除,必定能离贪欲而发起初禅,盖初禅的发起主要是离贪欲为主),若要亲证灭尽定,那就必须加修四禅八定了。

然而此慧解脱的阿罗汉,已经有智慧能够看见(二乘)涅盘了,能确定自己舍报后不在受生三界,舍报后不会在出生三界任何一法,轮回生死的苦能够以智慧力确认止息了。然而他没有灭尽定的功德,所以只能等待舍报,而无法立即舍报而出三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02
一切果证,因慧而得,不因定得。
初果只需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缚结(三缚结能系缚一切人天不得解脱生死);其中首结:我见的断除是最主要的。首结若断,其余二结随之即断,即是小乘初果人。
阿罗汉分为“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前者需要修得禅定,后者无需禅定的修得。
大乘则是入地以后,三地满心时,若不修四禅八定则不能继续进入四地,所以才必须修四禅八定。明心见性时尚未入初地,所以很多真悟祖师都没有修得四禅八定。但是,尚未开悟明心的小乘人,却有可能修得禅定;乃至未断我见的凡夫外道也有可能修得禅定。因此,无论大乘小乘,禅定与证果无关。

下面引用经典说明:小乘果位的证得是因智慧而不因别的方法:
《增一阿含经》:
“尔时。尊者朱利盘特思惟五盛阴成者.败者。所谓此色.色习.色灭。是谓痛.想.行.识。成者.败者。尔时。思惟此五盛阴已。欲漏心得解脱。有漏心.无明漏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有。如实知之。尊者朱利盘特便成阿罗汉。
已成阿罗汉。即从坐起。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扫帚。
世尊告曰。比丘。云何解之。
朱利盘特报曰。除者谓之慧。垢者谓之结。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如汝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结。
尔时。尊者朱利盘特向世尊而说此偈。

今诵此已足 如尊之所说
智慧能除结 不由其余行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余。
尔时。尊者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3个回答  2010-07-02
不是一定要修四禅八定,修四禅八定是为了能修慧,因为定是慧的近因。
如过不修四禅八定,也要得近行定才能修慧。
第4个回答  2010-07-02
法没有大小,高低,生灭,来去,形相之分。只是人的智慧有钝有利之分。佛祖应众生的根器利钝来随机度化而说,小乗,中乗,大乘。不论哪种果位,无非是守住你的真心,即心即佛,是心是佛,是你的那个无形无相的心在做佛,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道无须修,是用你的智慧去悟,道本来就有,穿衣吃饭,接人待物,平常生活都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劝你有空看看《六祖法宝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