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纳了几个妾?

什么地方有记载?

o个,三国志我认为诸葛亮没有纳妾的理由:

一:过继侄子诸葛乔

诸葛亮多年“未有子”,诸葛乔就是在他入西川之后去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并经孙权批准之后而过继到名下来的。我们知道刘璋被打败,西川被刘备接管是在三顾茅庐的七年之后,诸葛亮当时三十四岁。不过其后的几年,由于汉中的战争和政局的混乱使得诸葛亮很忙,而且年纪也不算大,估计也没工夫着急这头,所以我认为诸葛乔有可能是在西川政局稳定下来之后,在吴蜀两国闹翻之前来到诸葛亮身边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修好之后来的(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更大),总之,诸葛乔来到西川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多岁了。堂堂一国首席辅臣,四十多岁还没有自己的儿子,竟然要去过继别人的,这并不多见,况且诸葛亮并不是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诸葛瞻就是他的亲生儿子),这就令人费解了。设想他若真的姬妾众多,绝不可能乏嗣至此以至于出此下下策!因为退一万步讲,就算黄夫人没有生育,还有其他姬妾,难道个个都不能生育?这绝不可能。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诸葛亮没有儿子也许有女儿啊!没准他之前有过女儿啊!对不起,我认为诸葛亮有女儿的可能性很小,这个我会在第三点里说明。

二:以诸葛乔为己嫡子

古时的嫡子和庶子分界是很明显的,地位悬殊也是很大的。诸葛亮把诸葛乔过继来了之后不是当养子,当摆设,“以观后效”,而是改了他的字,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视如己出一般,对他管教非常严格,期许也很大。可见在有无亲子这一方面,诸葛亮已经看得很淡然了。试想没有儿子之前他都可以不纳妾,现在儿子都有了,还犯得着纳妾吗?何况家国天下的重担已经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我估计黄夫人都很难见上他一面,他还顾得上纳妾吗?诸葛亮他有那个美国时间吗?我很怀疑。

三:我认为诸葛亮没有女儿

正史《三国志》中没有提到诸葛亮的女儿,裴松之的注释里也没有。这并不奇怪,因为女孩子不被写进史书本来就不奇怪。但我们要注意到:寿志裴注里头对不少三国人物的子女情况都是有交代的。曹操、刘备、孙权三巨头就不说了,其他人物如荀彧、周瑜、辛毗等也都有记载。举周瑜为例。陈寿特别写道:“瑜二男一女”,而且对这三个孩子的婚配等情况也作了介绍。对周瑜尚且如此,为什么对诸葛亮不一视同仁呢?何况陈寿这个在蜀国待了半辈子的人对蜀国的情形应该更熟悉才是。而且陈寿对诸葛亮的记述是不惜笔墨的,甚至专门为他编了一个集子,他没有理由只给诸葛乔和诸葛瞻作传而对诸葛亮的其他子女只字不提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12
所有现存史料都找不到有关诸葛亮纳妾的记载

搞历史的人都会讲两个原则:一是野史不可取,二是孤证不立。没错。可正史中没有的东西,我们有时候就只能凭借野史了,只要这野史不是一家之说,不是“孤证”,姑且借用一下也无妨……但是叫人“为难”的是无论是野史、〈诸葛氏族谱〉,还是一些笔记小说之类的东西,都没有有关诸葛亮纳妾的记载,民间传说也没有(民间传说只有关于他和黄月英的),这就值得注意了。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是少有的一位连一条“蜚闻”都没有的名人,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八卦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爱好,更何况还是针对诸葛亮这样的“名人”。我们都知道,赵云有拒纳樊氏的故事,关羽也有屡求秦妻的事情(皆见裴注),其他许多人,如曹操、刘备、孙权、周瑜甚至荀彧的儿子,寿志裴注里对他们的妻、妾情况都是有记载的,可诸葛亮这样一位令陈寿不惜浓墨重彩记述的人物,没有一处提到他的妾室,裴注里也没有,其他史书上也不见记录,甚至连一条有关他的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都没有,和一些蜚闻众多的名人一比,不得不令我相信诸葛亮他确实不存在纳妾的可能了。
认为诸葛亮纳过妾的人往往只有一条理由,即诸葛亮给李严的信中提到的“妾无副服”四个字。他们认为古时妻是妻,妾是妾,不可混用,而“妾”字只有在作谦称时才指自己,如“妾身”、“贱妾”,作第三人称时只能指“小妾”。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也不尽然。语言这个东西,定义是一回事,用起来却是灵活机动的,古今中外皆如此,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试举《史记·管晏列传》为例。司马迁在描述晏婴生活简朴时特别写道:“(晏婴)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什么意思?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就是说晏婴一家人吃得很简单,而晏婴的小妾也不穿丝绸衣服。可这么理解我觉得很别扭,难道晏婴的小妾生活很朴素,他的妻子反而很奢侈吗?我们都知道晏子的正直与简朴是出了名的,连一向鄙视政客的孔子都对他赞叹有加,司马迁还特别把他和管仲并列作传,这样一个人,会对妻妾搞双重标准吗?说不定他自己在家穿的都是麻布衣服呢,何况妻妾?既然不是双重标准,那为何只谈“妾”不谈“妻”呢?难道晏子的小妾比他的妻子更值得载入史册?所以我认为“妾”字在这个地方并不当然就是确指他的小妾。对于诸葛亮的那句“妾无副服”我们同样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您非要咬文嚼字也无妨,我们可以从“妾”字的释义来说。
“妾”字有三种解释:
1. 女女仆。
2. 男子在正妻之外娶的老婆。
3.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第三种显然排除掉了。那么,无论是“妾不衣帛”还是“妾无副服”,取第1和第2两种解释都是可以的,但问题是这不符合人之常情。你想,司马迁是在写《史记》为晏子作传时提到的这个“妾”字,而诸葛亮是在写给同僚的信函里说起自己家庭时提到的这个“妾”字,他们何以通通避开妻子不谈而首先就把小妾甚至婢女抬到字面上来了呢?难道晏子也好,诸葛亮也好,他们的“妻”就真的不如“妾”,甚至不如“婢”吗? 况且,司马迁要“表扬”晏子也好,诸葛亮要“表扬”自己也好,在这里,抬出“妻子”比抬出“小妾”更具说服力吧!因为妻和妾的地位毕竟是很悬殊的,小妾穿得朴素不见得全家都朴素,小妾生活简朴不见得全家都简朴吧!那为何通通不谈他们的妻子呢?难道他们的妻子就那么不值一提吗?所以,很显然,我们读古书不能望文生义,有时候还真得结合实际情况,结合人之常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以及写信人的动机来分析。这是诸葛亮写给李严的信。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并非那么融洽,因为李严这个人多少有些心术不正。但诸葛亮考虑到李严和自己一样同为托孤重臣且正值用人之际所以一直没跟他撕破脸,而且每每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感召李严。诸葛亮写自己“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清廉,主要还是想给李严提个醒,让他端正思想,和自己一样做到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为先帝未竟的事业无私奉献。出于这样的用心和动机,诸葛亮怎么会在信中流露出自己在家庭生活方面对妻和妾的不同待遇呢?或是显示出他的小妾深明大义而妻子反而有奢侈铺张的嫌疑呢?

再说哪个简朴之家会养小妾呢?我只听说古时候的士大夫们一旦生活陷于窘困(或丢官或遭贬)都会遣散家中的侍妾、歌姬和奴仆,因为再无那个“余财”来豢养他们了。诸葛亮家的日子并不宽裕,会去养小妾?我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总之,说“妾无副服”中的“妾”就一定指诸葛亮的小妾,我觉得不通;凭“妾无副服”四个字就咬定说诸葛亮一定纳了妾,我也觉得不可靠;而仅凭这四个字就作为诸葛亮纳妾的证据,就更是欠充分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