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亭简介

如题所述

孺子亭,其名源于对东汉时期贤人徐稚的纪念。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生于公元97年,卒于168年,以其博学多识、淡泊名利和勤劳的品质,被誉为“人杰地灵之典范”。陈蕃,豫章太守,对徐稚敬仰有加,特意为他预留一榻,唯有徐稚得享其用,这一典故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被载入史册,成为“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千古佳话。


徐稚的故居历经岁月洗礼,后人为纪念他,最初建起了“孺子台”。这座亭子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三国、西晋、隋、唐、宋等朝代都曾对其进行过修建或重建。它曾被改名为聘君亭、思贤亭,但最终还是以其最初的命名——孺子亭,流传至今,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精神的象征。


这座亭子承载了人们对徐稚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中贤人美德的传承,成为了南昌乃至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处重要地标。


扩展资料

孺子亭位于南昌市区的西湖之中,此乃汉高士徐稚隐钓之所,南唐时建有高士台(亦名“孺子台”)。明初立为高士祠。嘉靖年间,徐樟建亭于祠北,以祀其先人徐孺子。抗战时被日寇推入湖中。亭亦残破,仅存骨架。1980年改造西湖,开辟公园,拆除残亭重建,1983年10月,新亭落成,此亭为重檐六角选尖式,亭畔湖水潆回,叠石成山,柳色成烟,再现了“豫章十景”中“徐亭柳烟”的景观。(南唐时建有“孺子台”。明初太守许方在此立有“高士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