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下降而农村人口上升,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二胎政策之后,城市人口不增反降而民村人口却一直在上升。

二胎政策之后,城市人口并没有想象中的人口暴增,反而人口下降,由于大量的农民工来城市打工,农村人口本来是逐年减少的,可是现在农村人口却一直在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原因之一,现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高速发展,现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已经发展的很迅猛了,和国际大都市接轨,这样就使得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剧增,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了,买房贵,租房也贵,房子已经成为一项巨大的生活成本,普通人常常难以承受,还有教育医疗都是庞大的开支,常常让人惊叹,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以及其他的各项日常开支,衣食住行,也都非常不便宜,使得居住在大城市俨然已经不容易,所以,城市人不敢生二胎,甚至于不敢生一胎,不敢结婚,城市人口就慢慢下降了。而外来务工者,因为大城市生活成本高,而工资没什么明显的优势,现在农村种地有补贴,还可以在家附近打工,在家附近打工还可以照顾家人,因此也都纷纷回归,农村生活成本低,养孩子养得起,农村人因此没有停下生孩子的脚步,因此人口渐渐上升。现在城市化越来越明显,大城市需要的人才也都是要求高学历的,农民工不好找工作,找到的工作也都是薪水不高的,因此农民工不好找工作,也造成了农民工的回流

时势造就趋势,大环境下的种种情形,我们可以多观察思考,且拭目以待以后的发展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9-01

1、人们对经济压力的释放,城市的开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环境也是原因之一,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环境清新生活也相对比较安逸。

3、国家的补贴比较多,国家现在补贴对农民应该是比较好的,有个农村户口现在比城市户口更有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凭借城市学到的技术,回到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

4、观念的差距,二胎政策后,老家的老人,都希望多个孩子家里热闹,以后孩子的赡养压力不大,城里的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思想比较开放,大多只想要一个孩子。

5、原来在城市打拼的人都渐老,返乡养老。

扩展资料: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是按居住地、户籍信息、活动行为区分的。

农村人口包括:

(1)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

(2)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城市人口包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我国人口城乡结构比较落后,乡村人口比重依然很大,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降低乡村的人口生育率仍然较为困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市人口增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30
造成城市人口下降而农村人口上升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城里的人生活压力大,虽然二胎已经放开,但城市人口结构按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后四个父辈,如果祖辈还健在的话再加上祖辈,即使二胎也只有两个子辈,祖辈和父辈在一天天老去直至去世,因此城市人口是不会增加的,只能是下降。而农村人口结构是结婚的双方兄弟姐妹至少2人,3人的也普遍。那就是三个孩子结婚后,父辈祖辈人数小于年轻人和子辈总人数,所以农村人口上升。
第3个回答  2020-06-13

原来人们都认为城市是一个富强发达的地方,这里有更多的赚钱来源,所以早些年城市里聚集了很多流动人口,人们都选择在城市里工作。

近些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很多的产业由城市转移向农村,使人们在家乡也能找到不错收入的工作,由此人们就不用再外出打工了,农村的人口也就增加了。

二者是因为大部分人不选择在城市安家落户,一方面城市的生活压力太大,很多人拼搏一辈子也买不起城市的一套房子,只好选择在城市工作,最后还是回到家乡发展。

现在很多城市面临着低收入,高支出的局面,工资并不比农村高出多少,生活成本却远远高于农村,这导致很多人对于城市生活望而却步。

二胎政策放开,农村养孩子的成本更低,所以大部分农村人都选择要二胎,而普通的城里人却是养不起二胎而选择不生。

第4个回答  2019-05-30
这是因为农村人口传种接代、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国家政策一放开二胎,马上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做贡献,也为保家卫国增加兵源,而城市上班族就不一样了,负担太重,有顾虑,不敢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