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千与千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重看动画《千与千寻》,你有什么感受?

如题所述

从他父母乱吃东西和小千的转变成长总会有新的收获

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有一个疑问,没有人的丰盛筵席,一看就很诡异,为什么千寻的父母居然什么也不想,坐下来就吃?就算是一部幻想题材的作品,可这一场戏描绘的毕竟是现实中的人,这不符合逻辑啊!17年后,大银幕重看《千与千寻》,这个问题,忽然明白了。

《千与千寻》诞生时,日本泡沫经济已经破灭了十余年,算起来千寻父母那一代人进入社会的年代,正值泡沫经济最顶峰。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呢?讲几个职场中“抢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奇事吧:

泡沫经济时代,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因为招不到足够的人手而倒闭,不是没业务,而是有业务没人做,所以“抢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成为企业最重视的工作;
一流大学的学生刚上大三就被企业盯上,大四前的暑假就招来做暑期实习生,主要工作是吃喝玩乐,以炫耀公司的实力。

开始校招了,只要来面试,不管录不录用,一人发一万日元来回路费,被录用后,再送40万购物券,如果是顶尖大学毕业生,还要提供高级公寓和整套阿玛尼。其实泡沫经济最疯狂的年代仅仅三、四年,却付出了二十多年的代价,像宫崎骏这样的人都在反思,为什么一向内敛含蓄的日本人会变得如此疯狂和贪婪?

不要吃得太脏,会被杀掉的”,这句被做成表情包的经典台词,通常是用来自嘲的,但当它成为消费时代的标准模式时,才让人细思恐极。千寻的父母有一句台词,恐怕是所有人的真正心态:

片中还有一个因为“暴食”而变形的人——无脸男,却是因为无力填补空虚。有一个调查结果,“无脸男”在影片中的人气甚至高于主角千寻,这不难理解,“无脸男”的目光始终默默地跟随着千寻,愿为喜欢的人付出一切,这自然让很多女影迷喜欢。

但如果只看到这一层,就辜负了宫崎骏创作的这个重要的形象。为什么“无脸男”那么喜欢千寻呢?因为千寻是第一个关心他的人。“无脸男”不但没有脸,连身子也是虚幻的,他渴望进入那个物欲横流的“汤屋”,可即使人声喧闹,也无人在意这个“没有面子”的人——除了千寻。千寻对“无脸男”的关心,让“无脸男”忽然有了存在感,他的生活射入一束光,他要沿着千寻投来的这束光,找到属于自己的主题。“无脸男”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世界最通行的法则——金子,他用金子为诱饵,获得主流世界表面上的尊重,攫取身边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为找到了摆脱空虚的办法。

巨婴“坊宝宝”是一个与“无脸男”看上去完全相反的形象,刚刚出场时,无脸男极度自卑,巨婴极度自负。

不知道武志红写“巨婴”是否受了《千与千寻》的影响,这两个“巨婴”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全能自恋”。电影里,坊宝宝觉得外面的人身上都有病菌,只有自己才干净,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喜欢自己。千寻急着去救人,可在坊宝宝看来,陪自己玩,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你把“坊宝宝”看成真正的宝宝,这些行为很正常,但宫崎骏故意把这个形象设计为“巨婴”,显然不是在讲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而是在暗示成人世界中的某些病态行为。比如因“全能自恋”而产生的对周围人的“控制欲”:我是完美的,所以只要有我在,这个世界就要按我的想法来,否则,我就会大喊大叫大怒大闹。坊宝宝想留下千寻跟自己做伴,可他的办法却是用“威胁”控制对方:“你一走,我就哭,汤婆婆就会来抓住你,杀掉你。”电影里钱婆婆对付“巨婴”的方法是将他变成一个需要自食其力才能活下来的老鼠,这个方法很有道理,因为“巨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没有“断奶”,必须依附他人生存。

电影的隐喻系统真的非常强大,这个设定完全对应了“工作的矛盾”:一方面要与社会相互接纳,持续成长,一方面又要保持自我本性。

宫崎骏把 “公司”设定为一个高级温泉休闲消费场所,这样,千寻既要辛勤工作,努力生存,赢得老板和同事的认可;又要在充满物欲的消费主义中不忘记自己来救父母的目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内心的纯真;还要防止有人以“996是奋斗”的名义剥夺你的独立人格,以劳动的名义奴役你的精神。

这中间的平衡是很难的,千寻的父母被繁荣的表像所迷惑,透支未来的人生;无脸男在渴望被接纳中,迷失本性,在“丧失自我”和“自我膨胀”这两个极端之间飘移;巨婴则是拒绝接纳社会,拒绝成长,在“控制”与“被控制”中,扭曲了人性。千寻不是什么“玛丽苏”,而是宫崎骏对抗这个矛盾世界的美好愿望。

宫崎骏把 “公司”设定为一个高级温泉休闲消费场所,这样,千寻既要辛勤工作,努力生存,赢得老板和同事的认可;又要在充满物欲的消费主义中不忘记自己来救父母的目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内心的纯真;还要防止有人以“996是奋斗”的名义剥夺你的独立人格,以劳动的名义奴役你的精神。

这中间的平衡是很难的,千寻的父母被繁荣的表像所迷惑,透支未来的人生;无脸男在渴望被接纳中,迷失本性,在“丧失自我”和“自我膨胀”这两个极端之间飘移;巨婴则是拒绝接纳社会,拒绝成长,在“控制”与“被控制”中,扭曲了人性。千寻不是什么“玛丽苏”,而是宫崎骏对抗这个矛盾世界的美好愿望。重看《千与千寻》,好像重过一遍二十岁的人生,职场成长中的那些困惑,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9
动画中冷漠,功利心重又虚伪的人,与主角的对比表现主角的善良天真,真情难能可贵
第2个回答  2019-08-09
又觉得这又有一种温情在,就好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守护神,默默的为自己付出,守候。
第3个回答  2019-08-09
做人不能太贪婪,还是努力上进的好
第4个回答  2019-08-11
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奋斗,并且朝着自己目标前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