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爱辞 在高中语文书中诗歌中的意义

如题所述

安
①<形>安定;安稳;安宁;安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山。”《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②<形>安适;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③<动>养;奉养.《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论语十则》:“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④<动>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之安,与结盟好。”
⑤<形>安心;习惯于.《柳敬亭传》:“敬亭亦无所不安。”
⑥<动>安置;安放.《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⑦<疑问副词>怎么;哪里.《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⑧<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鸿门宴》:“沛公安在?”
【安厝】1.安葬.《三国志·蜀书·先主甘皇后传》:“园陵将成,安有期。”2.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红楼梦》:“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安毕,亲友散去。”
【安堵】安居;不受骚扰.《三圉志·魏书·钟会传》:“百姓士民,安旧业。”也作“案堵”“按堵”。
爱
①<动>喜爱.《师说》:“~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形>亲爱的;心爱的.《柳毅传》:“见大王~其女牧羊于野。”
③<动>爱护.《陈涉世家》:“吴广素~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动>怜惜;同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重伤,则如勿伤。”
⑤<动>爱惜.《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身。”
⑥<动>吝啬.《齐桓晋文之事》:“吾何~一丰?。”
⑦<动>爱好.《阿房宫赋》:“秦~纷奢,人亦念共家。”
辞
①<名>口供。《周礼?秋官》:“听其狱讼,察其~。”柳宗元《断刑论》:“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
②<名>言词,词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送我。”《<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慷慨,上下颇惊动。”《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令。”
③<动>讲话,告诉。《肴之战》:“使皇武子~焉。”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无伤也,请~于军。”
④<动>推辞;拒绝;不接受。《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不赴命。”《<指南录>后序》:“于是~相印不拜。”
⑤<动>告别。《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去。”《木兰诗》:“旦~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⑥<名>文词。《屈原列传》:“皆好~而以赋见称。”《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甚畅达。”
⑦<名>古代文体的一种。如《楚辞》、《归去来兮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20
求出处,哪篇文章?追答

求出处,哪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