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激进的改革派,为何没有彻底抛弃“糟粕”和服?

如题所述

“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很多国人都说,日本把中华传统的文化保留的很好,和服便是其中之一。它原本名为吴服,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和服的概念才开始逐步的兴起。如今中国也有很多二次元的爱好者,喜着和服。

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日本的文化。但是穿着起来,很不方便。明治维新,就是为了打到德川幕府而后推行的改革。是为了学习和适应先进的生活,但是却唯独没有将和服彻底的抛弃。

(一)、民族传统,东瀛之粹

“黑船事件”发生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不满德川幕府的懦弱无能。因此,人们主张打倒幕府,还政于朝。许多人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一致要求让德川家族把统治日本的权力交还给天皇。在此过程中,还逐步的适应西式文化。因此,摒弃了很多日本的固有传统。而和服,这种由德川家康确立的服饰,却在大浪潮中幸免于难,非常令人费解。

1. 本土文化,宜应保留

明治维新及倒幕运动,就是要一棒子打倒所有的封建糟粕。但是,总不能什么都不给子孙后代留下。当时改革派参观完欧美以后,回国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这其中,许多人们眼中的封建残留势力,全部被斩草除根。

但是和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代代相承的文化,是非常可悲的。并且,也很有可能因此而亡国灭种。当时明治维新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也害怕这个浪潮席卷到自己。

所以,当时也没有人敢于主动穿和服上街。尽管如此,和服与相扑还是被封禁了一段时间。岩仓具视等人从欧美引进了先进的纺织设备,主要还是为了制造与西方相似的简洁服饰。所以,和服在明治维新期间是有过落寞期的,但并未被连根拔起。

2. 蒙彼绉絺,国之华贵

当时明治维新时期,主张改革的人们是非常激进的。这也为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风靡,奠定了基础。日本也因此快速的走上了复兴之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大踏步的向着资本主义前进。而且,大家普遍对于民主具有极大的好感。

在大正时代,可谓是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盛世。民族自决浪潮汹涌,每个人都希望能为自己发声。所以,在这个时期,洋服与和服混合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认为,自己应该有决定穿何种衣服的权力。

大正时代,首先解除了对相扑的限制,紧接着又解除了对和服的限制。所以说,不是改革家们不想抛弃和服,而是自己就是靠着“民主”上位,如果要穿本民族服饰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更不用提政治民主了。

能穿和服,是大部分日本平民的意愿。所以,不能刚刚坐稳江山就立刻打脸。但是武士阶层,就没这么幸运了。改革派们削减其俸禄,让他们知难而退。并且还禁止大多数人使用武士刀。但是天皇,一面拉低和打压武士,另一面又用武士道精神来对普通的平民洗脑。

可见,不论是什么东西,在政治家眼中,只不过是他们的牺牲品罢了。其真正追求的,就是要江山永固,长治久安。

(二)、立宪之下,应予保留

《三国志·魏书》“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这是二十四史中,对于天照大神的记述。她是日本神道教的最高神祗,也是日本所有天皇的祖先。所以,日本的执政者虽然变来变去,但天皇之家族却从未变过。因为他在人们心中,就是天上的神仙在人间的代表。

1. 保留皇室颜面

明治维新时,日本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也就是说,天皇在名义上仍然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是从此以后,便如神明般被束之高阁。他不在统治国家正常体制的运转,一切事务都交由首相及其内阁来处理。地位,仍然是全国最高者。

日本贵族穿的其实是吴服,也就是从三国时期的东吴传入日本的。天皇会在重大节日时,着吴服盛装出席,以表达活动的重视性。所以,明治维新期间,大家不敢轻易的把和服一棒子打死。因为,这其中还包含着吴服。

改革派便将目光转向了另一面,他们颁布了散发脱刀令。提倡士农工商阶级,全部不梳发髻,而且不能带到出门。这是明治维新破除旧习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着彻底的与过去的封建社会做出一个决断。

2. 安抚皇和之心

吴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天皇以及其家族的地位,而明治维新之所以大获成功就是把明治天皇摆在了台面上。很多人都是冲着天皇的面子,而支持倒幕运动的。如果说彻底的废除和服制度,就代表着说天皇是封建残余。

天皇的地位非常特殊,他可以不参与国家权力的制定,但是必须保持颜面。要是在革除旧习中革除了和服,就有人会认为这是要把天皇也给革除掉。皇帝制度是封建的代表,但是在民众心里,天皇是神,而不是人。

所谓的皇家体面,还是有很多人都热衷于去拥护的。在长期以来的灌输下,他就是神灵般的存在。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产生反抗心理,改革派放弃了彻底抛弃和服。转而去抓一些更重要的事物,就是要求人们披头散发。

就像当初清军入关,孙之獬建议多尔衮让所有汉人都留成“金钱鼠尾辫”一样。当所有人都留同一个发型,便会增加民族认同感和辨识度。而且,这也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既然衣服不能改,就退而求其次。以革除旧习的名义,做一些文章。而且,当时的守旧势力势头也是很盛的。不能全部一刀切,否则就会在民众中引发极大的恐慌。而刚刚取得的改革硕果,也有可能因此全部付诸一炬。

(三)、古之衣冠,不易之定

《日本国志》“求织缝女。抵高丽,高丽乃副久礼波、久礼志二人为乡导,及得工女还”。古代的日本人对于和服与吴服是非常喜爱的,甚至专门到高丽去求有着精湛工艺的织女。这项传统,不能一下子就全部被废除,而且也一定会承受很大的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弱化和服,让其与洋服进行一定的融合。

1. 先驱之推动

“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人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有,日本也有。在维新浪潮的影响之下,很多人都形成了非常极端的思维。

认为只要是过去有的,现在都应该与其划清界限。但是也有人能够一直保持清醒,明治时期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就是其中之一。他自幼学习英语,在东京帝国大学又充分的学习了欧美的先进文化。而且,还曾去往中国和印度游历。可以说,对于亚欧文化,他都非常精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回国以后,看到了维新派的种种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弱化和服的影响。

“为了恢复和复兴亚洲价值观,亚洲人必须合力而行”。他不主张完全的西化,还是想着亚洲人要创造自己的文明。在这种思想之下,他极力的推动和服的复兴。正是因为有了冈仓天心这样的人存在,和服才没有在明治维新中消亡。

2. 被服罗裳衣,当户清理曲

和服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在古代和服与吴服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吴服,就是达官贵胄乃至天皇所穿。因为三国的东吴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南之地,绫罗绸缎非常精美,而且裁缝的技艺也很精湛,因此便传到了日本。

现代意义上的和服,早就不是古代的和服了。而是在明治维新之时,所发生了变革以后的和服。所以,日本人也曾经对和服做出过舍弃。但是作为他们的民族服饰,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带来不便,但还是保留了下来。

吴服起源于东吴,而和服起源于唐朝。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之民族,学完了东方,又学习西方。他们的封建是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因此明治维新其实就是与古中国做出一个完整的了断。不论是吴服还是和服,都来自于中国。只是,在日本本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而转变成了他们的本民族服饰。

结语:

“应神帝之初,得《论语》、《千文》于百济王仁。”明治维新没有彻底的抛弃和服,主要还是碍于天皇所在,并且其下也有一众的平民支持者。而且,还有很多守旧势力非常强硬。所以,谁也不敢去犯这个众怒。所以,大力的推崇洋服便能在日复一日中弱化和服的影响。

参考文献:

《日本书纪》

《大和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