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起源以及本质有哪些争论?

如题所述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学者

主要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评价:神话起源说是根本错误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类似考题: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象征性(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2)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3)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9.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10.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1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类似考题: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3)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4)不均衡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5)互补性: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1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物前提(2)环境:重要的外部条件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13.影响学制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

1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导致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出淤泥而不染)

17.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20.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2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

2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受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

②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①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受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制约

23.试述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类似考题:试述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只答前2条)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体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教育目的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及中国古代的孔子。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点/精神实质)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类似考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6.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学者

主要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评价:神话起源说是根本错误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类似考题: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象征性(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2)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3)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9.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10.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1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类似考题: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3)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4)不均衡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5)互补性: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1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物前提(2)环境:重要的外部条件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13.影响学制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

1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导致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出淤泥而不染)

17.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20.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2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

2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受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

②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①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受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制约

23.试述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类似考题:试述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只答前2条)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体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教育目的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及中国古代的孔子。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点/精神实质)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类似考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6.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第2个回答  2022-06-29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学者

主要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评价:神话起源说是根本错误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类似考题: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象征性(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2)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3)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9.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10.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1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类似考题: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3)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4)不均衡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5)互补性: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1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物前提(2)环境:重要的外部条件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13.影响学制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

1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导致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出淤泥而不染)

17.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20.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2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

2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受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

②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①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受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制约

23.试述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类似考题:试述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只答前2条)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体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教育目的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及中国古代的孔子。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点/精神实质)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类似考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6.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第3个回答  2022-06-28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学者

主要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评价:神话起源说是根本错误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类似考题: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象征性(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2)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3)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9.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10.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1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类似考题: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3)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4)不均衡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5)互补性: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1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物前提(2)环境:重要的外部条件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13.影响学制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

1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导致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出淤泥而不染)

17.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20.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2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

2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受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

②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①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受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制约

23.试述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类似考题:试述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只答前2条)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体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教育目的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及中国古代的孔子。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点/精神实质)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类似考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6.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第4个回答  2022-06-29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学者

主要观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评价:神话起源说是根本错误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类似考题: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象征性(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类似考题: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7.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2)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3)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人才来实现其政治功能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创新功能

9.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10.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1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类似考题: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年龄阶段则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3)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4)不均衡性: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5)互补性: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12.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提供了生物前提(2)环境:重要的外部条件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13.影响学制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4.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

15.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从生物可能性上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

(2)遗传不能最终决定个体发展的方向

(3)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6.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导致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出淤泥而不染)

17.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20.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21.简述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1)教育目的(2)培养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

22.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①受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

②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①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受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制约

23.试述关于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类似考题:试述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论(只答前2条)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个体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也就是说,教育目的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来制定。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代表人物: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及中国古代的孔子。

(3)教育无目的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点/精神实质)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类似考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特征是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6.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