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财务报表中看出企业经营状况

如题所述

一看利润表,对比今年收入与去年收入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例如:银广夏事件,利润表上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几百个百分点,这就是不可信的,问题非常明显。那些增长点在50%-100%之间的企业,都要特别关注。

二看企业的坏账准备。

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但它在账面上却不计提或提取不足,这样的收入和利润就是不实的。

三看长期投资是否正常。

有些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会有一些其他投资,看这种投资是否与其主营业务相关联,如果不相关联,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就很大。

四看其他应收款是否清晰。

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其他应收款很乱,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有很多是收不回来的。

五看是否有关联交易,尤其注意年中大股东向上市公司借钱,到年底再利用银行借款还钱,从而在年底财务报表上无法体现大股东借款的做法。

六看现金流量表是否能正常地反映资金的流向,注意今后现金注入和流出的原因和事项。

扩展资料

公司的资源是以现金形式得到的,就会产生“融资性的现金流入”。一家公司资产是要对外投资的,所以就投到自己的经营性资产里。比如可以投一些固定资产,或者投一些别的企业,这是投资性资产。所以会有图中“投资性现金流出”。

经营性资产会带来收入,如果这个收入我们可以得到现金,那我就会形成“经营性的现金流入”。为了达到这些收入,一定会产生一些费用和成本,如果对于这些费用和成本是需要现金支付的,会产生“经营性现金流出”。

经营性资产的现金流出和流入的净额,就形成了“经营性现金的净流入”。而投资性的资产能形成投资收益,若收益是以现金方式体现,那就是“投资性现金净流入”。

当一家公司有了经营性的现金流入和投资性的现金流入之后,就会考虑偿还负债。一旦还钱,“融资性的现金流出”就会产生,或者是以分红形式,分红若是现金支出也属于“融资性现金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经营状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7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通过分析,可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健全,企业业务前景是否光明,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拓展资料:
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个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它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它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流动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
但采用这一方法时对比率指标的使用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项自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把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运用比率分析,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
通常而言,科学合理的对比标准有:①预定目标,②历史标准;③行业标准;④公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