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竿的使用方法

如题所述

抛竿的使用方法:

1、短杆的抛竿方式

由于短杆是属于4.5米以下的尺寸,所以在长度和重量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短且轻,为抛投带来了方便,通常是在竞技比赛,黑坑或者野钓小鱼的时候使用的比较多。当然短杆的抛竿虽然轻量化,但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握竿方式

虽然拿短竿只需要一只手,但是当抛竿的时候还有鱼线需要我们拿着,所以可以用右手的掌心,来握住或者说是抵住鱼竿的后堵,然后左手揽着鱼线,或者稍稍捏着八字环也行,但要注意双钩距手或者旁边物体一定的距离,防止挂钩。

抛竿方式

在抛竿之前,要根据钓点的远近距离,来确定抬竿的大小幅度,这样右手的手腕先发力,然后小臂紧接着发力,同时,左手在右手发力的同时注意放线,这样双手配合,就将钩饵荡到钓点了。

2、长杆的抛竿方式

超过4.5米以上的长度就属于长杆了,尤其是在使用超过6.3米以上的鱼竿,基本上都比较重,在抛投的时候更要考验手臂的力量,以及在抛竿时的技巧。通常长杆在野钓或者大水面的使用比较多。

握竿方式

也是基于长杆的重量原因,所以使用手腕的话力度肯定是不够的,也抛不出去,就要用小臂来顶住鱼竿,就是在拿住鱼竿之后,肘部的位置基本上和后堵的位置齐平,通过小臂的力量将鱼竿握起来。

抛竿方式

现在由于高碳布的使用,鱼竿的重量大大减轻了许多,基本上常规尺寸的长杆一个手是能握起来的,真正9米的话肯定要多加练习。抛长杆的时候,如果不熟练的话就要站立起来,这样精准度和力量就会更好,还是右臂用力,左手拿八字环跟着节奏松手,如果钓远的话,竿尖的摆幅肯定相应地要大一点,同时要利用好鱼竿的调性和韧性。

影响抛竿的因素

1、 天气的影响

天气不仅影响鱼情,还会影响我们的做钓方式,其中抛竿方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情况就是,在起风的时候肯定会影响抛竿,上面也有所提及;另外,在短杆抛投的时候,会使用细线,这样在下雨的时候会沾到线,就会影响抛投或者发生缠绕。2、 地形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我们坐的位置的高度和水面高度的落差上,当二者高度比较接近时,落差低,我们抛竿的时候就比较难,就要站起来,有时坐在一个凹进去的点上,可能会挂到周边地势高的植被。当二者高度相差很大,落差大的时候,抛竿就比较容易,通过势能的作用,只要轻轻以荡就能到达钓点。

3、 铅皮的重量

铅皮的重量主要是通过重物惯性大的作用来实现轻松抛投的。比如:同样的6.3米的齐竿线,挂重铅的话,站立起来采用正抛的方式就能抛投出去的;而如果将铅减少到一两克的话,正抛基本上很难达到钓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3

抛竿的正确抛法如下:

1、侧抛法

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抛钩办法,一般在有风的情况下运用。其窍门为先左手捏住铅坠或子线,将钩饵置于身体一侧,右手轻握竿把,竿尖平指前方略偏右后,以身体为轴,从左侧滚动身体,右臂天然挥竿上扬。

应尽量以铅坠、钩饵靠近水面飞行,保证其准确、轻盈地荡入钓点正前方。挥竿发力的人小、侧转身体的咨势早否正确都直接影响抛钩的准确性。

2、荡抛法

荡抛法是像荡秋千一样将钩饵荡到钓点的抛钩办法。在无风、和风的情况下,多采纳这种抛钩方法:其窍门为右手先握竿,高低于肩在同一水平面上,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错坠,钩饵天然垂于垂钓者正面,然后右臂上扬将钩饵悄悄荡至准确钓点。

钩饵、铅坠先入水,浮标随后落入与钓坠根本同一落点后即可,由于少了压线回拉的环竹,故此法具有简便、方便、实用的特点。

3、背甩法

背甩法通常在风力较人的情况下采用,其窍门为先将钩饵向身体正后方悠荡,拉制好一定方位时,用大力山后向前甩出,像赶马车挥鞭一样,在竿往前运动时,钩饵、铅坠被逼迫送到钓点。

这一系列动作需要利索,一气呵成。这种抛钩方法平常一般不会运用,由于,抛甩时要求饵料的状态要硬或粘。在遇到4,5级左右的风力时,其他抛法都无济于事,就非得采用此法。

抛竿的浮漂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浮漂

浮漂是人得眼睛,浮漂的选择一般都是钓小鱼用小漂,钓大鱼用大漂,钓浅水鱼用小漂,钓深水的鱼,就要用大漂。但是由于浮漂的漂型种类很多,每种漂型适应的鱼情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自己多次试验或者通过旁人介绍才能很好的选择。

2、浮漂的调节

我们先不要挂子线,然后通过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浮漂的浮力,这样浮漂全部没入水中,最后再逐渐上拉浮漂至水面,这样我们通过拉出水面多少高度,来调整浮漂的高度。

3、调整调目

把浮漂下拉抛入水中之后,再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其基本设置方法就是:7目软尾漂搓(调4-5钓2目),7目软尾漂拉饵(调3-4钓2目),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硬细尾拉饵(调5-7目,钓2-3目),具体情况还是得根据天气、季节、饲料和鱼钩来确定,进行微调即可。

4、精确找水底

我们挂上子线后移动浮漂,调整浮漂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位置的距离,再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最后再继续上拉浮漂大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5、试钓过程调节浮漂

如果鱼饵有口,却钓不到鱼,说明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如果鱼口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如果钓底无鱼口,此时应该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