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的五个途径

如题所述

实现共同富裕的五个途径是限制高收入人群、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推进乡村振兴、鼓励三次分配、多办企业。具体体现在:

1、限制高收入人群

主要是通过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来实现。

2、扩大中等收入人群

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员工收入,限制企业高管和中层收入来实现。

3、推进乡村振兴

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大幅度减少贫困人群。按劳分配为主体,意味着多数人要靠劳动致富,劳动是参与分配的主要依据。

4、鼓励三次分配

让富人帮扶低收入人群。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5、多办企业

彻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独特的制度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依靠;科学的精准方略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群众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2

1、要统筹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这两件事。

共同富裕包含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事,这两件事不可偏废。一方面,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物质前提。蛋糕不大,分得再好,意义也不大。

当下的中国尽管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我们也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人均GDP 达1.13万美元,但与北欧发达国家的平均5.6万美元、美国的6.4万美元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我们仍要聚精会神搞建设,把蛋糕继续做大。

如果不继续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把蛋糕分来分去,那么蛋糕就会越分越小,最后不会共同富裕,只会共同贫穷。所以,不要一说共同富裕,就整天想着分蛋糕的事,却把做蛋糕的事忘记了。

另一方面,分好蛋糕也是进一步做大蛋糕的激励基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会自动纠正因种种起点不平等而带来的结果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和增长停滞是必然现象,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无解的。所以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兼顾分好蛋糕,通过分好蛋糕进一步做大蛋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因此,二者要动态兼顾,相互兼容。

2、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是根据每一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经济的基础以及社会的条件来制定标准的。也就是说,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定量、定性的标准,整体来说是分阶段推进,逐步提高,并不是一步到位。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实施的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在内涵和标准上是不同的。共同富裕的本质意图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不同阶段,表现形式和标准层次会有不同。

所以,共同富裕不能犯急性子。我们现在刚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有大量人群的相对贫困问题,而且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要比解决绝对贫困更加复杂、困难。2019年,我国有6.1亿人年人均收入仅为11485元,月收入不到1000元。

有关研究显示,若根据城乡一条线计算的相对贫困标准,2020年后全国相对贫困人口约2亿人,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占了80% 以上。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如能在2035年左右实现中等收入人群翻番、低收入人群减半、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共同富裕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3、要缩小差别,但不搞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不是指所有人都达到一样的水平,这是错误的认知,也违反了共同富裕的原则。也就是说,共同富裕的原则并不是消灭差别,变成无差别。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我国是吃过亏的。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平均主义的分配伴随的是共同贫穷。

事实上,我们应该承认,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仍然存在起点不平等或过程不公平等导致结果不平等的情况。实际上,一方面,由于自然禀赋、个人努力、外在条件等起点不平等的因素复杂作用导致的收入差别总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改革不到位,行业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行业差别仍然存在。共同富裕不是把三大差别(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行业差别)归零。

我个人认为,区域差别如用不同区域人均GDP的差异来衡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倍数控制在2倍以内比较合理;城乡差别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来衡量,也应当控制在2倍以内;全社会基尼系数控制在0.3~0.4之间比较合理。

4、要体现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共同富裕是共同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需要全体老百姓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奋斗、共享蛋糕,多劳多得,绝不是仅靠一部分人把蛋糕做出来,然后分给不劳而获的人。比如,绝不是把东部的人劳动产生的财富简单转移支付给西部,养着西部,而是在东部的支持下靠西部人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意味着多数人要靠劳动致富,劳动是参与分配的主要依据。这个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包括企业家管理活动的劳动、科学家创造发明的劳动,也包括投资者或者投资经理捕捉市场机会配置资本流向的劳动。

同时,允许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但要有机会均等的机制。也就是说,要让人民群众通过劳动积累而来的资金、房产等财富共同参与经济增长,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而不能因为体制机制的障碍仅仅由一小部分人独享财富增长的机会。

5、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

共同富裕应是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共同富裕。要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大蛋糕,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生产力基础;要把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行业差别作为重点,着力推动协调发展;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绿色发展;要在与世界广泛交往中汲取文明精华、促进开放发展;要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促进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与新发展理念是内在统一的:

在操作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要尊重经济规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针对区域差别,要充分挖掘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研究提出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效应强、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大项目大举措。

针对城乡差别,要着力破解阻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推动城乡融合;针对行业差别,则要进一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打破行业壁垒和垄断,以有效竞争推动行业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