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从小缺爱的心理创伤?

如题所述

1、从压抑的状态到表达
我们的痛苦,不仅来自痛苦本身,更来自于痛苦没有人看到、陪伴和支持。在孤岛上的痛苦
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毒药。表情是被看见的开始,一旦有人分担这份痛苦,那么她将不会再发疯
似的咆哮了。
2、理解——从扭曲到接受
调整你的思维方式。在过去,你的看法可能是:哪里缺少,哪里是补救办法。我缺乏爱,我必须牢牢抓住一个人来爱我,事实上,我们真正缺少的不是爱。但在“不被爱”的痛苦中,没有心灵的拥抱来容纳哭泣的孩子。因此,缺乏爱所需要的其实是一个“疗愈空间”。在那个安全的地方。我们可以重新探索亲密关系中的联系。我们父母没有经历和发展的东西可以在新的亲密关系中探索。
3、整合——从内化中成长新的自我
当我们学会通过一种安全的亲密关系来接受、理解和安抚我们的内在自我时,当我们回顾那些
曾经“走不过去”的障碍时,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些障碍正在慢慢地融化。而父母潜在
的仇恨和内疚感已经不在心里了。因此,我们将不再重复儿时的剧本,停止创伤的“轮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7
小时候缺爱长大后如何正常爱别人?
2180 人关注2 条评论

写回答
查看全部 80 个回答

写回答

覃宇辉
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候选分析师,预约咨询请看置顶文章
本回答节选自知乎盐选专栏,有助于解答该问题

在恋爱中也许你也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旦不在恋人的身边,就总想着找他,还要和对方甜言蜜语,从他的身上获得很多很多爱。但是不知不觉中,这样的索取,就像一个没有止境的黑洞,自己时时刻刻都想向对方撒娇,索爱。

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关于缺爱的矛盾是来自于家庭、试探还是「婴儿」状态,另外分享一些方法来缓解这种缺爱的矛盾,减少索取和自耗。

缺爱有哪些表现呢?先看下例子。

我的朋友小林的情况非常严重,她总是在深夜一次次问男友「你爱不爱我?」「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吗?」,她的男友只能用甜蜜的情话来向她证明。但糟糕的是,即使男友很坚定地给了承诺,安抚的作用也只能持续几个小时。一天不到的时间,小林又会开始焦虑:他是不是在敷衍我,为什么还是不主动找我?小林的例子,就是很典型的缺爱矛盾。她的内心就像破了一个口子的水袋,灌进再多的爱也无法满足。每天都活在「他到底爱不爱我」、「他会爱我多久」的焦虑和自我消耗中。

为什么有些人缺爱的矛盾如此严重,总是无休止地索取?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从前的缺失感流露出来之后,希望恋人治愈他们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中的遗憾和伤痛。小林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冷漠的成长环境,家人总是会拒绝她的需要。由于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父母特别舍不得给她花钱。

小时候的拒绝让小林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没有人会在乎我,关心我的需要。」这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她非常需要被抚慰。所以当她走进一段亲密关系,跟男朋友的关系越来越贴近时,内心隐秘的愿望就一点点浮现:她开始希望自己的男友成为她理想中的父亲角色,疗愈在原生家庭中受伤的她。

第二个原因是想试探恋人,看对方是否值得信赖。有些人曾遇人不淑,经历了一次次的痛苦和失望,这种不信任感也会逐渐腐蚀掉他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即便再遇到合适的人,内心也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真的爱我吗?还是会一样无情,完全不照顾我的感受?因为太害怕重复这样的伤害,才会想办法去测试现任是否靠得住。只有对方受得了一直被索取和被依赖,仍然坚定地没有离开,才敢相信「他是真的喜欢我」,放下深深的戒备感去接纳对方。

小林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运作的。她之所以反复去要承诺,问男朋友「你到底爱不爱我」,其实也是在试探恋人付出的底线。如果对方一直很有耐性,小林才能慢慢改变「他会伤害我」的消极预期,重新建立对恋人的信任感。

第三个原因是感情中,有些人会逐渐退回到「婴儿」状态,太过依赖另一半。她是这样描述她的状态的:「没谈恋爱之前,我是一个特别独立的人。自己换纱窗和通管道都觉得没什么,朋友们笑我是顶天立地的女汉子。但是跟他在一起之后,这种力量感都消失掉了。我变得特别依赖他,好像没有他我什么都做不了。」这说明在恋人面前她已经卸掉防御,重新变成一个「孩子」。

如果意识到这个层面,我想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自己会感受到「缺爱」了。因为卸掉心理防御后,我们内心的小孩太虚弱太没有力量感了。TA 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把满足情感的需求寄托在了恋人身上。希望对方能够是庇护自己的防风港,并且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当幼儿的状态占据主导,我们在情感上真的就像婴儿那样无助,需要依赖对方的爱和滋养才能生存下去。